中医微创配合整脊调曲法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56例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学会2012年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医微创,配合整脊调曲法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骨空针、刃针、针刀、巨钩针、松筋针等针具行颈椎周围和上下联络部肌肉起止点软组织达到筋柔,四维牵引调曲法和整脊骨法等综合治疗使骨正,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中医微创配合整脊调曲法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总有效率96.4%.结论:针刀松解,配合调曲整脊法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方法简便,安全,免受开刀做大手术之苦,见效快,效果非常满意,值得在基层和社区推广.
其他文献
小鼠腹腔注射Pilocarpine诱导癫痫,观察记录癫痫等级,应用明暗选择实验及高架十字迷路实验,检测小鼠发生焦虑不安的程度。应用Nissl染色检测小鼠海马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海马谷氨酸受体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期揭示谷氨酸受体在Pilocarpine处理小鼠发生颞叶癫痫后、学习认知能力异常及焦虑不安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指出,腹腔注射Pilocarpine后癫痫发作
Isthmin可以通过促进内皮细胞的死亡抑制血管生成。不同病变的乳腺组织,isthmin的表达存在差异。增生的乳腺组织中未见isthmin的表达;在乳腺的肿瘤组织中,恶性程度较低,侵袭转移能力很弱的乳腺纤维腺瘤和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腺上皮细胞胞浆中,isthmin高表达,而在恶性程度较高,侵袭转移能力较强的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中,isthmin低表达或不表达,提示isthmin可能与肿瘤的恶性度
目的:对比临床针刀与针刺治疗颈稚病的疗效.方法:将三家医院180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据分为两组,即针刀治疗组和针灸治疗组,分别接受相应的治疗.结果:针刀组治愈11例,显效19例,有效40例,无效17例,脱落3例,总有效率80.46%;针刺组治愈6例,显效14例,有效37例,无效32例,脱落1例,总有效率64.05%.结论:针刀治疗颈推病疗效及对疼痛的改善优于针刺对照组.
目的:观察搜风结合针刀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采用活血搜风中药结合针刀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00例,现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120例病人中痊愈40例,显效86例,好转70例,无效4例.结论:搜风中药结合针刀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
目的:探讨针刀为主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颈源性眩晕患者126例,采用小针刀、手法、痛点阻滞、臭氧等方法治疗.结果:126例颈源性眩晕患者中有效率为97.6%.结论:针刀为主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痛苦小,效果快,疗效满意,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针对2008年9月~2011年09月门诊共60例CSA患者进行此法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9月随访,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治愈43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结论:针刀松解是治疗CSA的一种有效方法.
目的:采用对比方法观察研究针刀结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对椎动脉血液动力学及X线影像学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机理.方法:1.采用随机分类抽取50例为治疗组,30例为对照组进行远近期疗效观察;2.采用彩色多谱勒(TCD)检测患者双侧椎动脉治疗前后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舒张峰值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T)和阻力指数(RI)的变化;3.采用颈椎X线正侧位、双
本文阐述了颈源性眩晕机制的推动脉压迫学说、交感神经刺激学说,探讨了针刀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机理。用针刀对枕下三角的阳性点进行切、摆、铲等手法治疗,可以松解枕下小肌群及寰枕后膜的粘连、瘢痕、挛缩,改善肌肉间的动态失衡状况,使局部蓄积的组胺、前列腺素、血管紧张素、氧自由基等体液因子得以释放,并使周围循环血液迅速进入病灶部位,使之得以修复,同时解除了动脉壁上的交感神经所受的异常刺激,使痉挛的椎动脉得以扩张,
枕部肌肉和筋膜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出现劳损、使肌肉和微细血管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出血,人体在修复过程中会在一定条件下会把软组织粘连在一起,由于病变部位紧贴骨面,故极易压迫、牵拉枕部神经,而出现疼痛,故就出现了动态失衡。认为推拿枕部之所以有效,除了疏通气血外,更重要的是因为通过反复推拿能使粘连得到部分松解,着也证明了粘连的存在。据以上病理认识,采用小针刀剥离松解粘连,就能起到恢复动态平衡的作用,这也是小
颈肩部肌筋膜综合征病灶局部存在炎症、粘连、挛缩、缺血等病理改变,而触发点的机制与脊髓的整合有着密切关系。这为针刀治疗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在 针刀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综合征过程中,许多患者在治疗后,立即感到疼痛缓解,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在治疗过程中并未采用任何麻醉药物辅助治疗.在过后的几天,症状还会有进一步的改善。分析其机理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通过针刀在慢性炎症病灶中产生了新鲜创面,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