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与河南的历史渊源

来源 :“中原历史地理与黄河文明演进”学术研讨会暨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第二届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zh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连接中亚、西亚、北非和欧洲的重要商贸道路,也是一条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道路.丝绸之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与变化,与黄河文明的发展转化具有一致性.河南作为黄河文明的中心区域,是丝绸之路的源头所在,是丝路文化的涵化融合之地,在丝绸之路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其他文献
古代藏族、蒙古族史籍所载的西夏历史故事,也存在着大量借入、增减和改编前代或其他民族所传“典故”的现象,因此说它们是嫁接而成的也不为过。
婚俗是民间重要的习俗之一,在一些民族中某种婚俗在一定历史时期曾经几乎主宰了婚姻.如“姑舅表婚”习俗曾盛行于许多国家,而在黔东南民族地区表现得更突出,在这个问题上,国
清代中晚期之后,随着外贸茶叶的需求,闽江流域,山地茶树的种植面积扩大;直接导致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茶叶在加工过程之中,消耗大量了林木,也导致森林植被的破坏.采茶过程之中,
公元14世纪,西藏帕木竹巴政权推翻萨迦政权统治,建立以山南乃东为中心的帕木竹巴政权.本文试图通过对《朗氏家族史》(rLans Po ti bse ru)的文本分析,重新展现14世纪西藏地方
明清时期,随着黑河中游地区的农业开发规模的变化,农业生产的水平发生变化,河渠灌溉体系得到兴修,但仍存在渠坝废弃的情况.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运用历史地理学等方法.复原
茧绸产业是明清以来河南境内一项重要副业,《蚕坡章程碑》则是中国现存最早关于该产业的记载.通过梳理《蚕坡章程碑》的相关文字,可以考证与该碑相关的几项重要史实,包括两位
卫国是周代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其都城曾由卫迁到曹、楚丘和帝丘.关于现代濮阳的最后一个卫都的具体名称,一般认为早期称“帝丘”,后来到战国时期改为濮阳;也有入主张自初迁
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汉武帝时期为统治所需,开凿关中漕渠,着力经营漕运,逐渐构建成一套完整的运输系统,使关中交通大为改观.在对这一运输系统的解构中,通过对漕渠渠道、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及其主导下的人口增长是京畿物资供需失衡的根源,也是中国历代都城盛衰的关键.唐显庆至开元间长安、洛阳政治地位的变化就是人口膨胀引发粮食供给不足,并
近来,在查阅有关李昭玘(字成季,自号“乐静居士”,是北宋后期著名文学家)的史料过程中,发现其籍贯记载,说法不一:大致有“济南说”、“巨野说”、“任城说”及“曹南说”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