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具有复合增容界面的聚合物合金体系分散相与基体相的粘度比对其形态结构的影响.在马来酸酐官能化聚烯烃/尼龙6共混体系中,我们加入少量马来酸酐官能化低分子量聚丁二烯(PB-g-MAH),在不改变基体树脂粘度的情况下,得到具有复合增容界面的增容体系:即在合金体系的界面处既有PP-g-MAH和/或PE-g-MAH中的马来酸酐与PA6分子链端胺基反应原位形成的具有大分子量主链的PP-g-PA6和PE-g-PA6接枝共聚物,也有PB-g-MAH中马来酸酐与PA6分子链端胺基反应形成的具有低分子量主链的PB-g-PA6接枝共聚物.在这种具有复合增容界面的合金体系中,带有大分子量主链的接枝共聚物有利于界面应力的传递,使PA6粒子破裂并均匀分散;存在于两相界面处的而带有低分子量主链的接枝共聚物,则有利于扩展PA6与聚烯烃两相界面的曲率半径,使混炼过程中被拉长的PA6相粒子寿命延长,从而得到具有一定长径比而非球形的分散相.基体粘度的变化通过将低粘度的PP-g-MAH与高粘度的PE-g-MAH按比例掺混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当聚烯烃基体相中PB-g-MAH含量较大,达到10wt%时,由于低分子量主链的接枝共聚物含量过高,两相粘度比(P)从最大的PA6/PP-g-MAH体系(P=5.2)到最小的PA6/PE-g-MAH体系(P=0.65),体系都无法得到具有规则球形形态的分散相粒子;而当PB-g-MAH含量为5wt%时,当两相粘度比P在2.0到5.2之间时,尼龙6相为规则的球形存在.分散相尼龙6的粒子尺寸随粘度比的降低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