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性防护材料进展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Sky_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筑物表面涂刷一层防护材料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耐久性.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开发及推广使用的SK手刮聚脲、高弹性抗冲磨砂浆及钢结构新型防锈材料的性能、应用范围及工程应用实例,可供设计及施工单位参考应用.
其他文献
三里坪水电站是汉江一级支流南河梯级上的一座大(2)型工程,地下厂房位于右岸山体中,蓄水后地下厂房涌水量的大小涉及工程处理措施与防渗方案.本文分析了坝址南河右岸河间地块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和厂房开挖后的补给排泄条件,建立了渗流模型,采用MODFLOW软件对右岸河间地块渗流场进行了模拟,并计算了不同工况下地下厂房的涌水量,为地下厂房的防渗处理措施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针对传统水分入渗模型对斥水性土壤存在拟合较差、物理意义不明确等问题,开展了室内斥水性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试验研究,提出了适用于斥水性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高斯-误差(Gaussian-ERF)函数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斥水性土壤入渗一段时间后累积入渗量会出现翘尾现象,入渗率为一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曲线.数值分析表明:一阶高斯函数模型不仅能够反映入渗率在拐点前的单增以及拐点后的单减过程,而且能够反映斥水性消失时
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河道养护措施滞后等原因,河道水体污染日趋严峻,解决城市河道“黑臭”的问题迫在眉睫,也符合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总目标.本文对目前城市河道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其利弊;介绍了固定微生物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河道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根据固定微生物技术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河道治理工程可提高治理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但涉水工程施工对水生态影响明显.本文以郑集河输水扩大工程为例,分析了河道治理工程对河道水生态的影响,提出了水生态修复措施.
河口整治工程丁坝修建后,影响水流、泥沙的运动形态.为了维护航道水深,保障船舶正常航行,需要通过疏浚来维护航道,以保证通航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在丁坝工程影响下,疏浚不同深度的航槽,分析了滩槽之间的水流运动变化,揭示了疏浚深度对滩槽水流的影响规律,为以后的疏浚工程提供参考.
黏性泥沙的淤积是影响中国沿海地区淤泥质海岸的许多火/核电厂取水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中国广东台山电厂为例,研究淤泥质海岸的半封闭型港池和航道的泥沙淤积问题,并计算港池和航道的泥沙淤积情况,计算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淤泥质海岸电厂港池和航道的淤积规律,文中的计算方法也能为类似海域工程应用中的泥沙淤积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入黄量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和综述,依据石嘴山—巴彦高勒河段实测水沙系列、水位变化幅度等资料,通过分析河段泥沙粒径沿程变化、磴口站平均水位变化和风沙对河床淤积的贡献率三个方面对前期研究成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分析.从河道自身的水沙变化特征、进出口粗颗粒(大于0.1mm)的含量和输沙量、河段区间河床质中粗颗粒的含量以及磴口水文站的年均水位抬升幅度等因素来看,千万量级的
在洪潮动力、船舶作业、地震和施工质量等多复杂因素作用下,隧道水下覆盖层稳定性对于工程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工程所在河道水沙动力特性和沉管覆盖层抗冲稳定性的有效手段.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开展某已建沉管隧道覆盖层凹坑成因分析,研究隧道覆盖层在极端水动力作用的冲淤特性,论证和优化隧道覆盖层修复工程设计方案,确保沉管覆盖层设计方案的抗冲刷稳定性和造价
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破坏过程是内部微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过程,传统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CT等技术手段尚无法对混凝土内部的整体微裂纹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目前对混凝土损伤破坏机理的研究也停留在定性认识阶段.本文通过全景微裂纹定量分析技术对承受不同荷载水平的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纹结构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压缩荷载下低强和高强混凝土的微裂纹扩展规律.结果表明:随荷载水平的增加,微裂纹数量逐渐增加,且多
为研究表底孔共用消力池消能机理,以缅甸南坡水电站消力池为基础,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比研究了表底孔共用消力池时有无分水墙的流场差异.数值计算水面线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可靠.研究结果表明:无分水墙时表底孔消力池内水流交汇碰撞,加剧了水流的横向剪切紊动,从而增大消能效果;相较于有分水墙,无分水墙共用消力池出池流速流态更为均匀,能有效减轻下游河床冲刷,可为设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