μClinux下IC总线及设备驱动开发

来源 :全国第七届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j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2>C总线是Philips公司开发的两线式串行总线,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设备中。本文分析了嵌入式μClinux中I<2>C驱动程序的结构,并结合一个具体的I<2>C接口芯片ADV7183,说明了在μClinux系统下开发I<2>C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流程。
其他文献
上海成陆已有六千年历史,自1843年开埠以来,建造了不少近代建筑,风格各异,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形式,反映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底蕴.岁月流逝,建筑犹在,它无疑已成为上海近代发展的历史见证.上海在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已列入.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好优秀近代建筑的保护工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上海市政府对此极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管理制
锚杆静压桩地基加固新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至今已有20多年之久,由于该项新技术有强大生命力,在工程界受到普遍称赞.特别对于既有建筑物的加固、加层、止倾、止沉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另外其在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噪声、无污染,属于环保型工法,且具有施工简便,设备简单,受力性能好,施工场地小等优点.与此同时,在积累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上世纪90年代初相继制定了,为该项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
某高层住宅楼,地下1层,地上共5幢高层住宅,28层加1层,建筑物高度93.700m.上部结构体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因施工操作原因,造成1号楼22层局部柱、23层局部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严重偏低,柱混凝土强度最低只有C6(原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通过三家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钻芯检测,检测平面图如图5.33.1所示.加固前主体结构已完成.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某高层酒店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22层(含设备层),地下1层,群房6层,建筑物总高76.8m,总面积21870m2,于1992年主体封顶.由于当时设计不够规范,管理混乱,施工质量差,剪力墙、框架梁、柱、现浇板均存在较多、较严重的质量问题,以至于主体完工后无法继续装修施工.业主处于弃之可惜,留用无方的两难境地.作为烂尾楼耸立在闹市街头,这一搁置就是12年.经过对主体补强、加固、维修,现已进入设备安装
广东省中山市某中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图书馆),建筑面积约768m2、结构2层,平面呈矩形,原设计图纸与建筑资料全部遗失.经考证,该图书馆为两层外砖墙-内框架结构,屋盖为钢结构桁架及现浇混凝土组合屋盖,基础采用混凝土条形基础.首层层高3.5m,二层层高6.7m,其中夹层层高2.9m,坡屋面起拱高3.8m,建筑总高度14.0m.据史料记载和相关人员介绍,该图书馆于1934年建成并使用至今,没有进行大规模
某商场建于1992年,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横向框架采用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框架,纵向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整个建筑按抗震烈度7级进行设防.建筑物地下1层,地上6层,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为六级人防区域.根据经营需要,在一层与地下室之间增设一部电动扶梯,需在地下室底板(标高-4.500m)开凿一个长4.6m、宽4.2m、深1.55m的电动扶梯井.因地下水位较高,商场新建时出现管
我国钻孔灌注桩基础自上世纪50年代末期由河南省用人力转动锥头钻孔以来发展迅速.钻孔灌注桩以其施工简便、承载力大、适用范围广而得到工程界的普遍认可,已成为工程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在众多的成孔方法中反循环钻机成孔以其适应性广、成孔质量好、速度快、设备简单、噪声和震动波小而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在承担施工的许多工程中均使用反循环钻机进行成孔作业,取得很好的效果.经过数十年的摸索改进,各种成孔方法的灌
钢绞线网和聚合物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主要适用于受弯构件和受剪构件,如钢筋混凝土梁和板的加固,混凝土抗震墙或砌体抗震墙的加固等,不仅能显著提高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而且构件刚度也能够得到明显的增加.该技术首先由韩国开始研究和应用,近几年引进我国,在立交桥和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加固改造中也得到广泛应用.韩国的钢材是由高强不锈钢丝制成的钢绞线,再由工厂加工成钢绞线网,强度高、不锈蚀,且方便运
植筋锚固技术是因建筑结构胶的发明而产生的新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业也迅猛发展,植筋锚固技术以其锚固力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工期短、相对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改造及补强加固工程中,成为梁、板、柱和墙等构件后加、连接、重置的有效手段.4.4.1植筋锚固的特点及要求植筋,即将后增加部分结构的钢筋(或用于受力的螺栓)伸入到原有结构内,使之可靠地锚固,从而将新旧
本文介绍了自主式寻迹机器人小车的设计与实现。该机器人系统以AVR单片机为处理核心,由主控电路、电机控制、电源控制和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等模块组成。机器人系统采用车轮行走方式,左右轮为驱动轮,后轮为万向轮,并通过电机控制芯片驱动两个直流电机实现小车的前进、后退以及转向,采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阵列实现机器人的路线识别。系统引入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算法实现脉冲宽度调制,从而达到对机器人寻迹小车速度和位置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