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喷策略对柴油混合燃料燃烧与排放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tju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台四缸柴油机上研究中等EGR率下预喷策略对柴油/汽油/正丁醇混合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柴油中混入汽油或正丁醇可以大幅改善使用预喷策略带来的soot排放恶化现象.同时采用较大预喷比率和较短预喷间隔能够有效降低MPRR.三种混合燃料(D70G30、D70B30和D70815G15)的soot排放对预喷比率和预喷间隔的变化不如D100敏感.预喷比率在10%前后NOx排放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减少预喷比率和预喷间隔都能够降低THC和CO排放.此外,预喷间隔对NOx和THC排放的影响比预喷比率明显.
其他文献
柴油机缸套工作变形将直接影响活塞组二阶运动,进而影响活塞环组的密封性能.针对一款T3阶段高压共轨柴油机,研究了缸套工作变形情况,结合机油耗试验测试,采用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建立了柴油机活塞组动力学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缸套变形对活塞二阶运动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缸套变形下,活塞径向位移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趋势一致,但位移峰值有差异.随着缸套变形阶数的增加,活塞倾角位移峰值呈现增加的趋势,且变形距离对活塞
涡轮增压技术已经成为满足柴油机高功率与低排放的必备技术,但同时出现了机械负荷和热负荷严重、低工况性能和瞬态特性变差等突出问题.针对某4缸增压柴油机,选取HP45、HP50、HP55三款增压器,与某四缸增压柴油机进行匹配,择优选取匹配良好的增压器,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同时将重新匹配的发动机与原机型的发动机特性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重新匹配了增压器HP50的发动机整体性能有了显著提升.因此在增压匹配过程
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不仅是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基础,而且是发动机综合性能提升的关键之一.以一款满足非道路第三阶段高压共轨柴油机冷却水套为研究对象,利用GT-COOL的计算结果及经验值确定其边界条件,对整机冷却水套进行三维仿真计算,为了更加方便分析冷却水的流动情况,又分别对缸盖水套和机体水套进行单独分析,得出整机水套的平均流速为0.609m/s,换热系数为46583W/(m2·k),机体水套上部形成了低
为了研究YN38非道路高压共轨柴油机活塞结构对发动机整机振动噪声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及多体动力学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动力总成整机的有限元模型,并且对机体进行模型验证,有限元模型可用于后续计算.通过耦合有限单元法和多体动力学方法,首先进行阀系动力学分析、活塞动力学分析,计算得到阀系载荷、活塞敲击力以及主轴承受力等激力,然后应用AVL-EXCITE软件建立了动力总成的整机振动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活塞销偏置对
近年来,颗粒物排放越来越受到关注,机油消耗是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的一大影响因素,而缸套变形由于直接影响了油膜厚度及活塞二阶运动情况,是机油消耗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点.因此,为研究缸套变形对柴油机机油消耗的影响,采用数值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柴油机活塞环组动力学及机油消耗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对.研究了缸套不同阶次变形对机油消耗量的影响,分析了机油消耗特性.结果表明:缸套上部1/5位置的变
柴油机排气管内的压力波动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与燃烧性能,为减少排气损失,提高涡轮增压器效率,设计了排气管压力测试方案,在不同转速与不同负荷下进行了排气管瞬态压力测试与分析,并建立了四缸高压共轨柴油机仿真模型,研究了排气管结构尺寸对排气压力、涡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随着负荷的增加,波峰值增加,但波峰值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不变;涡轮效率的波动程度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但涡轮的
非道路柴油机工作条件恶劣、工况变化剧烈,对柴油机零部件的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流固耦合方法,建立了某非道路四缸高压共轨柴油机整机有限元模型.采用硬度塞温度测试方法对标定工况和最大扭矩工况下气缸盖火力面的温度布进行了测试,修正了传热边界条件,将整机与其内部冷却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直接耦合计算,研究了整机温度场、应力与变形的情况,研究表明:最高温度位于缸盖"鼻梁区",达到299.09℃,计算结果与试验
针对高压共轨非道路柴油机油底壳振动偏大的问题,采用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结合振动仿真与模态测试手段,以一阶模态最大为目标,二三四阶模态值为约束条件,对油底壳进行形貌优化,构建了考虑燃气力、活塞侧击力和阀系作用力下的整机振动仿真模型,对油底壳优化前后的振动噪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以后,油底壳约束模态前六阶固有频率平均提高32.25%,油底壳表面单个点处的声压级平均降低了10.52dB,而距发
针对内燃机瞬态工况下燃烧过程的测试具有高动态性和难于测试的特点,基于内燃机热力学工作过程原理,采用高速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的现代测试手段,通过LabVIEW开发了燃烧分析数据采集系统与燃烧分析软件,对内燃机的瞬态工况下缸压进行动态测试,研究了内燃机瞬态工况下燃烧放热率.通过试验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开发的测试系统放热率计算具有0.1℃A曲轴转角的精度,能够为满足国Ⅳ及以上排放要求的高压共轨柴油机
基于LES及FEM计算了进气系统的气动噪声,结合实验研究其频谱特性.首先采用k-ε模型计算稳态流场,获得的流动阻力与实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CFD模型的准确性.其次以稳态结果为初始值采用LES模型计算瞬态流场,获得壁面的脉动压力.最后建立了进气系统有限元模型,采用FW-H模型计算了额定流量下的气动噪声,各测点的噪声水平与实验结果趋势一致.额定流量300m3/h时进气口噪声在2000Hz以下与实验值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