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村庄空间生态结构在城市生态格局发展中的重要性

来源 :中国第一届风景园林与小气候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如城市环境逐渐恶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空气污染,酸雨雾霾天气、水体污染、垃圾污染,以及城市“五岛”效应等,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城市的生态环境需要维护和协调发展.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特征是向城市输入自然因素的重要设计,是治理和建设城市环境质量及环境的有效途径,它对当前城市气候环境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传统村落生态空间的形成不限于视觉、美学的追求,在满足生活居住的同时,以功能性为主导(包括生态功能与文化功能),蕴含着数代村民的生存智慧.传统村落的选址布局是前人的智慧与总结,它的设计布局体现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和“世外桃源”的环境理念.文章对传统村落、小气候、人体舒适度、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介绍,结合小气候舒适度的相关元素因子,对传统村落生态空间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改善城市小气候环境的参考点,进而探讨生态格局发展中的城市空间结构,希望在城市生态格局发展中提供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川西林盘作为四川地区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已在中国西南地区存在了几千年.它是川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农村聚落空间,也是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性农村居住环境形态,更是川西平原上所独有的农林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川西林盘与成都平原的自然条件,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相互调适,形成了一套适应当地环境的微气候环境.然而,近20年来的城市化进程不仅让川西林盘的数量迅速减少,并出现了严重的空心化现象,川西
从建筑、水体、植物三大园林要素及要素组合的空间形式等多个方面,探讨西蜀园林如何在西蜀地理及气候大环境下营造出适合四季信步游赏、驻足停歇的良好微气候小环境,总结并分析出西蜀园林所具有的围合式廊院建筑空间、集中式面域湖池空间、流动式线形水渠空间及片植特色的植物群落空间等四大典型空间类型的微气候营造经验,同时指出这些营造经验对西蜀地域园林风貌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一定影响.
本文以苏州公园和拙政园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两种中国城市园林内部的景观结构,其次借助ENVI-Met数值模拟,通过空气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从量化的角度探讨了两个案例内部热环境的差异及成因.结果表明拙政园内部的景观层次丰富,水体所占面积大使得内部的空气温度平均比苏州公园内部低0.8~1.1℃,同时随着白天太阳辐射的增加,大量水体的存在使得园区内部的相对空气湿度变化趋势平缓,与苏州公园相比具有更稳定的局
普者黑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丘北县中部,是喀斯特石山峰林与湿地的结合.本文应用2006年及2017年两期Landsat影像及实测数据,对普者黑自然保护区的林地、灌丛、水体、耕地、荒地、居民地的小气候进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地表温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2017年Landsat的TIRS传感器接收到的热红外波段反演的地表温度与同年实测地表温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8,证明由遥感影像反演出的
乔草型植物景观在西安城市不同的绿地类型应用广泛,其林下开敞的活动空间广受人们欢迎,并且在人工干扰下的西安城市,西安城市的气候环境很难形成像自然森林那样的顶级群落,相较于如今西安城市应用最多的人工乔灌草结构的植物景观,人工乔木—近自然地被结构比人工乔灌草植物群落更具有调节城市小气候的功能.本文以乔草型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乔草型植物景观与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的关系,并在研究植物群落对城市风景园林小
在数据信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API系统为各个行业提供了海量的数据下载平台,这为城市小气候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本文简要介绍了API系统相关数据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各类数据利用情况.以北京市为例,在市域范围内提取和分析了气象基站数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风速与气压,并在ArcGIS平台中进行了插值分析,得到夏季某日的气候分布特征.利用交通基础设施数据叠加分析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得到交通基
城市绿地小气候影响着城市绿地的发展.本文以武汉东湖区域为例,基于收集的遥感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并运用模型对影响城市绿地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及关联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区域内的绿地面积与降雨量、温度、湿度、城市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公共收入预算均呈正相关的影响,而地方一般公共支出预算呈明显的负相关影响.根据实验结果从生态环境、人群活动和多元文化三个方面,分别提出高效收集雨水保持湿度温度、合理设计基
自然通风作为一种被动通风方式,在节约能源、改善室内外空气质量和环境舒适度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回望传统的岭南庭园,其在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展现出适应地域气候的朴素营造智慧,形成了富于岭南特色的庭园营造手法.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与目的,本文结合相关课题研究,对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顺德清晖园进行了通风设计的分析;在现场微气候测试与计算机ENVI-met模拟的基础上,尝试发掘其庭园布局中通风组织策略和设计要素.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古村落旅游业的兴起,以及人口急剧增长、能源、能量和物质循环在不断失衡的状况下,如何优化改造小气候环境的影响要素,有效改善村落小气候环境,是目前研究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GIS软件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徽州地区的温度、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度等小气候指标进行实地监测,分析徽州地区的气温、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度4项小气候测试数据,结合场地水文条件、建设现状及适宜性、植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人居环境品质的关注与追求,如何营造宜人的小气候已成为规划设计领域的重要议题.风景园林对于城市小气候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局部气候条件的改善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本文论述了风景园林小气候的评价指标,选取湖南省桑植县典型山地城市滨水带为研究对象,探讨山地城市滨水空间地形地貌、景观构成、下垫面形式及建筑屋顶材料四大类景观要素对于山地城市滨水空间环境小气候的影响规律,基于GIS技术进行小气候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