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驱动半导体温差发电初步实验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q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聚光太阳能驱动的半导体热电堆的发电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在冷端温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半导体热电堆的热端温度、开路电压、冷热端温差和输出功率等发电性能随太阳入射光强的变化关系,比较了在不同聚光比下不同面积半导体热电片的发电性能,提出了改进半导体热电堆的发电性能的建议,初步探讨了半导体温差发电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结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以采用气相合成法的甲醇和电力串并联联产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系统设计工况模拟的基础上,对系统的甲醇合成循环倍率、蒸汽换热网络进行优化。以此经过优化的系统流程和工况为设计点,建立甲醇合成塔、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的变工况模型;分析甲醇和电力负荷调节的方法;对工作条件和负荷的改变对单元特性的影响、负荷调节能力及其制约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运用单耗理论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SOFC/MGT)混合发电系统的附加单耗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透平进口温度是限制混合发电系统附加单耗降低的重要约束条件。在相同的电池工作温度下,增加电池个数,可以降低混合系统附加单耗。当电池个数确定时,提高电池堆工作温度可以使混合系统附加单耗降低。提高燃料利用率使混合发电系统的附加单耗降低,而增加蒸汽/碳比会使混合发电
基于统计力学和磁工质的热力学性质,建立磁布雷顿制冷循环新模型,探索热漏、有限速率热传导,绝热不可逆性和绝热时间等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应用对数平均温差及热力学分析方法,导出制冷率、性能系数的数学表式,并应用数值方法评估磁布雷顿制冷循环的优化性能特性,所得结果为磁制冷机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改善提供参考。
为了了解分离结晶过程中熔体热毛细对流的转变,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熔体深径比A取1和2,自由界面无因次宽度B分别取0.05、0.075 和0.1。结果表明:当Ma数较小时,流动为稳态流动,随着Ma 数的增加,上下自由表面速度增大,温度分布的非线性增加;当Ma数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流动将转变为非稳态流动;与熔体上表面为固壁时相比,A=1时的临界Ma数减小,而A=2时的临界Ma数增大;流动失稳的
含有润滑油的超临界CO2流体的泄漏分析对于设计CO2压缩机和膨胀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平板泄漏模型,基于泄漏的机理分析得到,由于密度和粘度的不同,以及泄漏入口状态的变化,泄漏通道表面形成的油膜对泄漏产生很大影响。研制了超临界CO2流体泄漏试件,建立了泄漏试验装置,进行了超临界流体和超临界气体的泄漏实验,以实验的手段验证了润滑油对泄漏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可见,润滑油对37℃超临界流体影响明显,对7
介绍了一套实用型单级高频同轴脉冲制冷机工作在深低温区的性能特性。输入功率为200W时,冷头无负荷最低温度可达到29.35 K,输入功率为235W时,冷头无负荷温度可稳定在28.55K。这是目前国内无多路旁通的单级高频脉冲管制冷机获得的最低温度,国际上位于先进行列。200W输入条件下,35.6K可提供0.5W制冷量,为30-40K温区相关的小冷量应用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太阳能聚焦集热器与热声发动机的结合能够成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动力系统,本文建设完成了国内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热声发动机。为了更好的指导后续实验工作,对太阳能热声发动机的性能仿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自行测量的太阳辐射数据,利用基于Simulink 开发的双轴自动跟踪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仿真程序,对聚焦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仿真程序的计算结果与热声仿真程序D
本文研究K型热电偶在热释放率燃烧室内的测量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分析解决热电偶冷端补偿问题,补偿导线对实验中温度产生的误差,以及考虑到热接点产生的动态响应时间,并在分析了管道中高速气流对温度的影响。
本文建立的热水供应与空间供热耦合的CO2 热泵系统可以用于给桑拿房间高温供热,同时提供洗浴热水。该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组合方式,满足不同的需求,达到节能的目的。单独热水制备中,通过流量的调节可以制备高温热水。在房间供热过程中,利用地板辐射提供热量,房间温度变化平缓,温度稳定在45℃,并且系统能够同时满足房间供热与生活热水供应。
本文利用PM3方法对生物质主要组分纤维素单元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得到了一系列的结构参数。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在不同力场下对聚合度为10 的纤维素单链进行了模拟,得到不同立场下的模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分解温度、断裂基团,而Amber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基于Amber 力场分析了密度对纤维素分解温度的影响,得出密度越小,分解温度越高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