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视角下美国生态村建设经验及启示--以田纳西州的“农场”生态村为例

来源 :2018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博士)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推向历史性高度,从战略层面确立了未来城乡建设导向.村庄作为城乡的重要组成,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载体,以生态理念指导乡村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美国生态村是全球生态村的典型代表,文章把握生态村的建设内涵,以生态文化的视角,选取田纳西州的“农场”生态村为例,从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绿色行为体验实践和生态价值观的塑造三个方面,挖掘美国生态村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的建设经验,并针对当前国内乡村发展建设的不足提出对策,以期为我国城乡健康发展提供启示.
其他文献
幕墙和装配式外围护结构都是建筑的表皮,直接承受风荷裁并将其传递至建筑主体。装配式外围护结构与幕墙构造类似,并有相近似的功能要求。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类似结构形式会更多出现在建筑领域。其承受风荷载的能力直接关系建筑安全,有必要对全周期风荷载能力进行设计和评估。鉴于装配式外围护结构目前的相关标准不够完善,以幕墙为例进行分析。维护结构设计中,风荷载的来源主要有规范计算和风洞试验两种。规范计算时,依据项
本研究选取四座胶东地区的典型乡村住宅建筑院落为研究对象,对四栋建筑进行现场考察、实测、建模并使用Phoenics软件进行夏季风环境模拟分析.通过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出四栋不同格局的建筑院落夏季风环境的各自特点,从而总结出此类建筑的夏季风环境优化策略:建筑朝向应尽量与夏季主导风向相一致,建筑主入口宜设置在东南向以提升内院及室内夏季通风质量;建筑内院宜设置为开敞式,若为封闭式应在顶部设置大面积可开启的天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常处于两种状态:一是缺席状态,与节能、环境工程师自说自话、互不越界;二是身份沦陷,在集成了各种绿色技术后,被动地用美学手段修饰技术烙印.本文试图找到第三种应对问题的状态,从建筑本体出发,作为建筑师,可以通过有效的空间组织、合理的建筑形态和构造设计,以空间本身的形态和组织状态来实现对室内外环境舒适度、能耗与碳排放的性能化调控,促进绿色建筑目标的实现.文章通过国内外绿色建筑实例
海洋生物材料曾经在我国农渔混居乡村中得到广泛应用,造就了具有显著沿海地域特征的特色风貌建筑.在乡村风貌日趋同质化和传统营建技术转化效率不高的背景下,以环境史理论、乡土文化遗产理论、绿色建筑理论和复合材料成型理论为依据,通过乡村风貌建筑的生成机理剖析、典型材料复合体构造再生设计、持续性景观系统工程整合研究,旨在实现海洋生物材料在沿海乡村风貌建筑中的活态传承和适应再生.
以黄河下游某引黄水库冬季低温低浊水为研究对象,壳聚糖(CTS)及其复配药剂为助滤剂进行二次微絮凝过滤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投加CTS可降低滤池出水的浊度、颗粒物和有机物,投加量为0.5mg/L时去除效果趋于稳定;进水pH为6左右时,投加CTS可有效去除水中腐殖酸类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及其引起的色度;CTS复配药剂可增强浊度、颗粒物和有机物的去除能力,CTS和PAFC复配药剂可使浊度、颗粒物分别将至0.1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运用智慧城市理念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多是由于对智慧理念的理解运用不足导致.文章通过分析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义,提炼应用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智慧理念,并以新型城镇化空间系统优化为例,构建智慧理念作用于新型城镇化空间系统的具体发展思路.新型城镇化空间系统优化,重点在于寻找一种有利于形成等级有序的城市空间体系,缓解或消除空间系统的过载和不足状态,
本文阐述了“合作居住”在欧洲、北美及亚洲一些国家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介绍了“合作居住”的定义以及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发展“合作居住”的原因;并归纳了“合作居住”社区的类型.从“合作居住”在人居心理对现代城市居民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其可持续潜力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叙述.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归纳出英国目前发展“合作社区”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优势,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越来越受到影响.由于社会进步,数字技术可用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计算机技术可以将建筑物的建设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特别是对于建筑材料缺陷检测和建筑物结构安全检测.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技术测试建筑物缺陷的方法.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地面穿透雷达技术和冲击回波扫描仪技术对建筑面积的使用呈指数增长.探地雷达技术可以确定钢筋的位置,评估古
本文以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为例,在对校园校门与主干道连接、内部道路规划、停车基础设施、交通标识设计等硬件,以及校园交通制度与管理等软件情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两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园交通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运用ArcGIS的交通分析功能,对卫津路校区的交通路径进行优化,进而通过对部分路网进行人车分流、调整开放车行校门时间、优化交通管理等手段,缓解校园交通拥堵、降低
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导致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对城市微气候产生了巨大影响.街区空间是城市居民使用最为频繁的空间,其空间形态类型对形成微气候环境的气候因子(风速、温度、湿度等)能够产生鲜明影响.论文以高密度人口聚集地城市——郑州市为案例,选取郑州市中心城区三种典型类型的街区地块样本(商业密集区、多层高密居住区、高层低密居住区),进行夏季典型工况的现场定点观测和移动观测,收集了样本地块的户外热环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