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降水资料在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变率研究中的适用性

来源 :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qto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1951-2010 年PREC、CRU、APHRO 和GPCC 4 种融合降水资料,通过比较其与中国756站点观测降水资料的差异,检验和评估了它们在中国东部(105°E 以东)夏季降水变率研究中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夏季降水标准差呈西北低东南高分布,4 种融合降水资料都与站点观测资料一致,但都偏小,GPCC 与站点观测降水标准差相似度最高;2)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变率的前3 个主要模态分别是以江淮流域、长江流域和华北与东北南部为核心的经向多中心分布.在这3 个夏季降水变率主模态的时空分布及其对原始降水变率解释方差大小方面,GPCC 可靠性最好,其次是PREC,而CRU 则相对最弱;3)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际和年代际异常分布存在明显的经向差异,且干旱特征较洪涝更明显.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主周期为3-7 年和20-50 年,而江淮流域和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主周期则为准两年和准十年.另外,长江与江淮流域和华南地区分别在20 世纪70 年代末和90 年代初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转变.4 种融合降水资料都能很好地再现这些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特征,但对于年际尺度夏季降水变率特征,GPCC 最好,而CRU 相对较差.综合而言,GPCC 能更好地描述站点观测得到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变率特征,并可进一步应用于更长时间尺度和更广空间范围的研究.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水利现代化是以持续增强水利保障能力为目的,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为根本的动态变化过程.科学合理地评价我国水利现代化水平,对指导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实现水利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集对分析思想和可变模糊识别方法为理论基础,采用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和基于指数超标法的赋权重方法对2011年我国31省(市、区)的水利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