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器内置式电磁搅拌器空载磁场特性分析

来源 :第五届冶金工程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d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结晶器内磁场的分布,对连铸矩形坯结晶器内置式电磁搅拌器空载磁场进行了在线测试,通过测试得出以下结论:在频率变化的情况下,结晶器纵向中心线上不同点的磁感应强度基本与电流强度成正比,磁感应强度在结晶器纵向中心线上下边缘点处较小,在纵向中心点处最大.结晶器不同横截面上不同点的磁感应强度在结晶器上下边缘横截面处较小,在中心横截面处最大.在同一横截面上的不同位置,中心点的磁感应强度较小,边部较大,在角部最大.
其他文献
研究了电脉冲处理对Si含量(质量分数)2.5%、1.5%、1.0%、0.5%的铁硅二元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在一定过热度的情况下,对不同成分的Fe-Si合金进行电脉冲处理,比较它们的凝固组织,结果发现:Si含量为2.5%和1.5%的凝固组织发生了明显的细化,Si含量为1.0%和0.5%的凝固组织变化不明显.分析认为,当Si含量大于1.0%时,Si原子对电脉冲有积极的响应,电脉冲处理使Si原子的外层电
采用Sn-15%Pb合金作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电脉冲孕育处理,利用热分析和金相组织观察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的电脉冲孕育处理时间对合金凝固过程及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经电脉冲孕育处理后,合金凝固组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合金凝固组织中的富Sn初生相从树枝晶破碎成颗粒状晶;同时,冷却曲线反映出的初生相析出的过冷度与凝固组织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随着电脉冲处理时间的不同,所得到的凝固组织有很
介绍了利用EBT电炉和LF精炼炉采用氧化法冶炼新工艺取代传统电炉的返回吹氧法冶炼工艺生产Cr12型高合金模具钢.该工艺不仅降低了该钢种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对当前常用的铸坯夹杂物评定手段,如低倍、硫印检测、大样电解、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图像分析等作用与效果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分析.指出实验检测过程中其各自的局限性和可能偏差,并结合实际板坯夹杂物分析,提出互补分析和综合评定的工艺研究途径.
钢中的氮和氮化物对钢材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针对邯钢CSP热轧薄板作为冷轧原料强度偏高的问题,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取样分析,对钢中氮化物及其对钢材质量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针对轴承钢凝固过程较易出现宏观碳偏析现象,在实验室采用10kg感应炉,研究了不同浇铸温度对碳偏析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凝固初期温度在液相线以上时,随着过热度的增加,偏析越来越严重;然而凝固初期温度低于液相线温度,也就是负过热度浇铸时,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宏观碳偏析,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借助原位分析仪对珠钢不同压下量下高强耐候钢连铸薄板坯横截面的偏析和致密度进行了比较.通过对压下量为5mm、10mm和无压下条件下C、Si、Mn、P、S、Cu、Cr、Ni、Ti在连铸薄板坯横截面的分布分析对比及致密度对比,得知液芯压下后C、Si、Mn、Cu、Cr、Ni元素在铸坯中不同位置的偏析改善显著,而Ti、P、S元素偏析改善情况不明显.随着压下量的增加,连铸薄板坯的致密度逐渐增大.进行不同压下量
针对国内某钢厂采用转炉-LF精炼-FTSC工艺生产的薄板坯出现的质量问题,在不同阶段进行取样,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扫描电镜等研究方法,分别从夹杂物的形貌、成分、大小以及试样中总氧量和氮含量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得出:钢液从钢包进入中间包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二次氧化问题,在流程中的不同阶段钢中Al2O3夹杂物的数量不同.这一研究结果为提高铸坯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冷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连铸过程的均衡冷却与凝固控制,减少铸坯的变形与裂纹倾向.模型与试验研究表明,基于表面目标温度法优化二冷强度、水量分布和改进二冷水表对改善小方坯常用的比水量法二冷控制效果是有效的.此外,工艺优化的效果与设备状态的保证密切相关,如铸流夹持设备和喷嘴的对弧与对中精度以及喷嘴的实际流量特性和工作状态.
通过对新钢公司炼钢厂典型钢种(包括普碳钢Q235和低合金高强度钢Q345两类)连铸210mm厚板坯液芯测定及二冷段铸坯表面温度测量,确定了不同拉速下的凝固终点,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新钢连铸210mm板坯二冷情况进行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