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盆地裂缝性储层流体类型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n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在流体类型识别的过程中,应当首先结合试油等资料,进行流体类型影响因素分析,充分认识不同类型流体的测井响应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解释方法并识别流体性质.笔者采用三种识别流体类型的方法,即核磁测井法、常规测井法和产液剖面法(其中后两种方法为笔者首次提出),在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中—上元古界潜山储层流体类型的识别中,取得了良好的地质应用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通过对东部次海盆和西南次海盆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方面的分析来探讨南海海盆的形成机制和构造演化.
本文根据前人部分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过去多年在该海域进行海上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的资料,进行模拟计算分析,探讨该海域马尼拉海沟聚敛消减带的地壳结构和板块俯冲形态.
本文所研究的南海东北部范围为北纬15°00′~24°00,东经110°00′~122°00′.南海东北部中的珠江口盆地的前新生界基底主要依据盆地内地震资料以及综合反演时应用剥离法消除了Tg构造层以上的沉积层的重力效应和莫霍面的深部重力异常,得到了剩余重力异常,最后利用三维频率域变密度迭代反演方法计算了基底深度图.
研究区位于台湾岛以西、华南大陆与南海洋盆之间的南海东北部陆缘区,包括台西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东部.根据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资料及围区地质资料,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内中新生代地质、地球物理场和地壳结构特征.
南海东北部位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交会地区,为了研究海陆过渡带处的深部结构,2001年8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广东省地震局和台湾海洋大学合作,首次在汕头外海域实施了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填补了海陆过渡带深地震探测的空白,获得了南海东北部海陆过渡带的深部速度结构剖面,并通过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提示了滨海断裂带的位置、倾向、地质及其构造意义.
大陆边缘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的底界通常由似海底反射BSR(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ion)识别.虽然一些研究已表明南海东北部台湾西南海域存在BSR(Chi等,1998),并对热流、构造和沉积环境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Shyu等,1998),但详细分析BSR在不同地震剖面上分布特征、从二维角度计算稳定带底界与BSR热流分布的工作极少.2001年973项目在该海域采集了多道地
本文研究南海600公里内上地幔密度的层析成像,把地球密度分解成:一部分密度仅随地球半径变化,第二部分为补偿密度,利用计算技术可求出南海上地幔任意切面的密度.
2001年中科院与台湾海洋大学合作在南海东北部完成了一条长达500多km的海底地震仪和海陆联合测线,2003年中科院和国土资源部合作在东沙隆起附近也完成了一条测线.这些测线获得了大量数据质量好、深部信息多的地震资料,经分析处理和计算模拟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推进了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和构造属性的深入研究.
裂隙型储集层描述的重要方法就是地震勘探,裂隙的方向和密度是刻画裂隙的两个主要参数.目前裂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裂横波的时间延迟和反射振幅的分析.虽然横波分裂能够得到垂直裂隙的方向和裂隙密度,但是不能识别出裂隙中所含的流体类型,而且横波勘探的成本很高.P波的方位AVO特征不但包含了裂隙方向和密度信息,而且可以识别裂隙所含流体的类型.裂隙地震探测方法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知道裂隙的物理特性和地震资料中获得的各
本文研究的是井内为流体井外为对称轴垂直于(111)面的裂隙各向异性地层的模型等轴晶系,井外介质同EDA介质和PTL介质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单纯以直角坐标系中的x,y,z轴为对称轴,而是以和三轴所呈角度相同的直线为对称轴.做井问题时,虽然只有三个弹性模量化到柱坐标系下一阶弹性常数矩阵将失去对称性,与角度θ有较复杂的关系,波动方程不能严格求解,这就使问题的难度加大了.本文中采用摄动的方法求此模型下的井孔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