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按照TOAST病因分型,通过颈部超声、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发现颅内外血管狭窄超过50%所致的脑梗死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脑梗死,LAA是缺血性和复发性脑卒中重要病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已经临床证实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
【出 处】
:
2016河北省神经病学术年会、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京津冀脑血管病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TOAST病因分型,通过颈部超声、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发现颅内外血管狭窄超过50%所致的脑梗死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脑梗死,LAA是缺血性和复发性脑卒中重要病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已经临床证实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随着社会环境及生活习惯的变化,是否存在更多的危险因素参与其中,如被动吸烟、炎性免疫反应/免疫功能障碍、肿瘤家族史等,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非创伤性血管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如颈动脉超声、TCD、CTA/MRA,为早期筛查和诊断LAA提供了重要依据,而功能性磁共振(fMRI)技术,如高分辨率磁共振斑块成像,可判断斑块性质及类型,为选择临床治疗方法提供重要客观依据;对临床确诊的LAA患者,应积极给予综合药物干预治疗,必要时血管内介入/外科手术治疗,以有效进行二级预防,降低脑梗死发病率和复发率。文章就LAA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技术、和脑梗死相关因素及综合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癫痫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神经系统常见病.目前世界各地的癫痫患病率在4‰-8‰,其中70%-80%癫痫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后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治愈,大约20%-30%却发展为慢性难治性癫痫.近年来,新型抗癫痫药物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增加了抗癫痫药物的可选择性.尽管目前的研究表明新型抗癫痫药物作用并未比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强,然而新型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少、药物相互作用较少的特点,故在治疗癫痫这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渐进性记忆认知障碍、情感性格及行为改变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详,治疗效果欠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剧,AD的患病率逐渐增高,其作为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到2020年,AD将成为我国疾病负担排名第四的疾病.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由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原因造成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以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为主.其中,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软脊膜或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出血直接流入脊髓蛛网膜下腔,本病较为少见,约占全部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的0.05%-0.6%.现对临床中遇到的2例不同病因脊髓SA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其预后状况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大量研究曾使用多种动物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模拟并探索人类脑血管病的发病、治疗及预后;近年研究发现,在众多动物中小鼠与人类基因更为相似,且发现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相关基因息息相关,同时小鼠性情温顺、经济实惠,因而受到大量研究者的青睐.目前,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普遍应用的标准是闭塞小鼠大脑
正常颅内压是进行各项神经活动的基础,颅内压增高导致一系列生理活动紊乱,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并发脑疝危及生命.临床上诸多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升高颅内压,常见的有颅脑外伤、脑血管病、颅内感染、占位、缺氧、中毒及代谢性疾病等,同时,上述损伤后脑组织缺血缺氧常造成脑水肿,导致脑组织受损范围扩大,因此,如何控制颅内压、挽救受损脑组织成为重症患者治疗成败的关键,并将影响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及其预后.然
目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在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上起关键性作用,也是脑缺血治疗的靶点。奥曲肽(octreotide)通过其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视网膜、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疾病中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然而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奥曲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却鲜为人知。为此,我们设计此项研究,探讨奥曲肽在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目的:脑心通是在“补阳还五汤”基础上加味而成的现代中药方剂,其在临床应用20余年,在治疗脑梗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著.本实验旨在研究脑心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健康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单梗组(tMCAO)、溶剂对照组(Vehicle)、脑心通小剂量组(NXT-L,0.36 g/kg)及脑心通大剂量组(NXT-H,
目的: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和后天性残疾的首位原因,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最为常见。尽管静脉内溶栓目前批准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但由于其狭窄的治疗窗和安全问题,其临床应用仍然受到限制。因此,探索新型治疗药物成为当前一个主要的挑战。缺血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可能成为治疗的靶点。川陈皮素(NOB)被证实可以通过其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发挥各种生物学效应。我们以前的研究已
目的: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是一类发作频繁、每月超过15天且病程超过3月的偏头痛,发病时经常伴有颅神经、胃肠道及自主神经症状。以往诸多研究均证实偏头痛患者存在脑部结构、功能等异常,但只有少部分研究对慢性偏头痛进行了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反映的是基线
目的:研究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大鼠P38的表达及丁苯酞对其影响和意义.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丁苯酞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通过向大鼠海马内注射Aβ1-42建立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喂养60d后用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P38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其海马CA1区P38阳性细胞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