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基于DICOM结构化报告(SR)的患者个人剂量档案的方法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ian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患者在不断接受X线检查和治疗的同时,累计接受辐射的总和也随之升高,作者找到一种准确地记录患者历次接受辐射剂量的方法。方法 pacs系统在传输和存储影像数据的同时,解析由影像检查设备提供的DICOM结构化报告(SR)的剂量字段,提取该次检查的剂量值,单位mGycm,并存入数据库。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Dental 技术在多生牙拔除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多层螺旋CT Dental技术检查584例多生牙患者,分析多生牙位置、数量及临近结构关系。结果 584例患者多生牙均可清晰显示其数量、位置及与牙槽骨、邻牙关系,能显示全景摄影不能显示的空间位置关系,纠正部分曲面断层摄影带来的误导,合理确定手术入路,从而帮助临床医生确定手术入路,顺利完成多生牙的拔除。结论 多层螺旋CT De
Purpose: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emporal bone pneumatization on the occurrence of pulsatile tinnitus (PT) induced by sigmoid sinus diverticulum and/or dehiscence( SSDD). Methods: Four types models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我院常规手术室,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60例行剖宫产手术,术前超声引导下将球囊放置于肾动脉下方腹主动脉,术中胎头娩出后充盈球囊阻断腹主动脉再行胎盘剥离及胎盘剥离面缝合.观察术中出血量、子宫是否保留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放置球囊间断阻断腹主动脉辅助下,保留子宫58例,切除2例,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为550±2
会议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Dental技术在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诊断及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上颌阻生中切牙的病例,且根尖片及曲面断层片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 Dental技术检查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阻生特点及其临近牙齿、骨质等情况.结果 109例患者年龄5~47岁,男女比例为0.70:1;其中101例(92.67%)为单侧阻生,8例(7.33%)为双侧阻生
目的:评价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RI, HR-MRI)对颅内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obasilar dissecting aneurysm, VBD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经DSA证实的颅内VBDA患者32例,行常规TOF-MRA及HR-MRI检查,HR-MRI序列包括3DFIASTA, 3D-TIFSPGR,与DS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肾盂和输尿管扩张)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5月间行超声仪胎儿产前检查后于本院行磁共振检查患者705例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出初诊为胎儿肾盂和输尿管扩张的患者38例,其中孕妇年龄范围为19~34岁,孕周范围为22~35w+6.对入选对象采用GE Optima 360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行胎儿腹部二维稳态快速采集成像(2D-FIE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下不同KV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LightSpeedVCT对CATPHAN500模体进行扫描。采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设置管电压为100、120kV,在每个管电压条件下分别应用2个预设噪声指数(NI)级别(10、20)扫描,记录每组图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图像采集分别用肺和标准算法重建。分别测试2个噪声指
会议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 Dental 技术在诊断外伤后前牙区隐匿性根折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8例曲面断层难以确诊前牙区是否存在根折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 Dental技术检查,分析是否存在根折以及周围组织情况。结果:18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 Dental技术检查后,均诊断为根折,CT确诊率100%,其中单颗牙10例,多颗牙8例(两颗牙6例、三颗牙2例)。结论:牙外伤是导致牙折最常见的原因,前牙区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运用在介入手术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介入手术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SA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
目的 描述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的CT表现,探讨CT评估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状态及相关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6年5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病例31例,均行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行三维重组.在CT图像上评估下腔静脉滤器的位置、形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CT及三维重组图可清晰显示下腔静脉滤器并确定其类型.31例中Ease型(包括可回收的Opt型)12例,表现为六菱形,6个支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