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来源 :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hvhuhuiui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低剂量干扰素单药治疗慢性丙型肝合并终末期肾病(ESR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一开放性、前瞻性研究。目前共有12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7例患者应用千扰素α-2b 150wu每周3次共48周治疗方案,另外5例患者应用PEG-IFN α-2a 67.5ug每周一次共48周的治疗方案。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7例应用短效干扰素患者中有5例完成治疗,2例因不良事件退出。这组患者的SVR和脱落率分别为71.4%和28.6%.5例应用长效干扰素患者全部完成治疗,SVR和脱落率分别为100%和0。贫血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在所有患者中有6例发生贫血,发生率为50%,但均通过调整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剂量予以纠正。2例脱落患者分别因难以耐受的消化道症状和抑郁症未完成治疗。结论:低剂量干扰素单药治疗(无论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或短效干扰素α-2b)都是有效的和安全的。贫血为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但多数可通过调整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剂量予以纠正。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中医治疗肝癌的诊断及治疗基本思路,并着重探讨了临床中采用“三辩”治疗肝癌理念,即“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辩症论治”,在肝癌的不同阶段、不同病情及病势下,结合个体差异,从宏观及微观上都可给予恰当的用药论治。
会议
会议
本文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人系膜细胞(HMCs)Ⅰ型IP3R (IP3R1)的表达及并探讨细胞内丝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各亚类信号转导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对IP3R1表达的调控作用,以期为肝肾综合征(HRS)肾小球滤过虑下降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思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TNF a能上调HMCs中IP3R1蛋白及IP3R 1 mRNA的表达。TNFα可能通过TTTF
本文分析了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因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抗内毒素疗法等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并根据重肝发病机理,结合多年治疗重肝体会,笔者总结出重肝治疗“四步疗法,即基础疗法—“三素疗法”一营养支持疗法一四大并发症的预处理。
动静脉瘘是一种门脉高压的少见的原因,并且,多发的动静脉瘘在临床上是相当少见的。本文结合1例临床病例资料,研究了由复杂性动静脉瘘引起的门脉高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表明:动静脉瘩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预防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Antiviral prophylaxis with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HBIg) plus lamivudine reduces the risk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recurrence after HBV-related liver transplant (LT).However, HBIg is expensive,
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rion, LT)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急性肝衰竭、小肝癌,或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指南的目的是协助成人LT受者的管理,识别影响他们健康的因素,并提出建议以防止或减轻这些因素。本指南侧重于移植术后90天以后的管理。其中健康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移植术后发病、免疫抑制剂迟发排斥反应、骨健康、肾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营养与肥胖、新发癌症及肝癌
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腹水的常见合并症,其发生率可达10%-25%,引起腹膜炎的感染细菌主要来源于肠道菌群,多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本文结合1例临床病例资料,介绍了该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了其临床诊断的方法,如查体、辅助检查、病理活检等,患者予以激素逐渐减量口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恢复正常,2个月后腹水完全消退。嗜酸细胞性腹膜炎可发生于过敏、腹腔内注射药物、真菌及寄生虫感染、结核杆菌的感染、腹腔置管
The purpose of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ALS) is to sustain patients with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FHF) for long enoughfor the patients liver to regenerate and regain its function.In cases whe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