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儒文化之伦理真谛——论“人格”为本、群己并重

来源 :21世纪东方思想的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足21世纪之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儒文化的“原型”早已不复存在,即使东方儒文化圈的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其发源地中国内地,都已成为儒文化“源”之“流”,它们对儒文化,各有特色地予以继承或延续,又程度不同地融入了异圈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中国内地还融入了马克思主义,从而衍生了各自的本土文化,使东方文化同样呈现多元化的趋向。然而,毕竟它们有共同的源头,或源头上都吸纳过儒学典籍义理,当今不论本土文化的现代转型实现与否,又都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从儒文化之“源”认识本土文化的优缺、长短,以弘优补缺、取长补短,向新的理想未来发展。本文拟就儒文化“人伦”和“人格”并重,或人格为本、群己并重,略述拙见,望予切磋。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由"修道"途迳讨论道教教义的现代意义,这也是道教异乎其他宗教的地方,即是含糊了宗教上"道"的终极内容,而特别强调"进道"的方法和途经,一俟方法途迳用得对
会议
目的:调查了解目前白领阶层男女青年的择偶标准各有哪些特点。分析男女青年的择偶标准之间是否存在着性别差异,以及他们对异性择偶标准的认知程度如何。 方法:采
会议
贝原益轩(1630-1714)是江户时代前期至中期的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儒学家之一。他出生在筑前国的福冈城内,是其父贝原宽斋的弟五个儿子。虽然他的一生是以一名福冈藩士的
会议
本文讨论“理一分殊”是程颐提出的观念,为祛释其弟子杨时对《西铭》之疑议而发。伊川提出“理一分殊”时,本来是一个比较单纯的观念,其原始命意是说:在诸般伦理关系上,
会议
丹道修炼者常言:顺则生人,逆则成仙,在现代社会中到底在顺与逆中有所抉择?由于出家修行如全真道,是一种既定的制度;而丹道的修炼又有在家修炼的.因此如何先了人道后
会议
本文对多元分配领域蕴生的和谐平等观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迈克尔·沃尔泽复杂平等的时代意义、作为综合和谐平等观的复杂平等、复杂平等和科学理论等进行了阐述。
会议
本文对创建新的东亚价值观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弘扬文化传统,建设具有包容性的东亚价值观、在各种文化价值冲突面前,追求和谐、尊重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等进行了
会议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终极关怀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中国传统哲学为主体,以中国人的终极关怀—“天地国亲师”为核心,大力弘扬中国传统
会议
本文对东亚文化圈与东亚价值观体系进行了分析。文章围绕东亚文化圈的概念、中华文化对东亚文化圈的影响、东亚文化价值观体系等进行了阐述。
会议
本文对科学家的伦理责任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科学家为什么要承担伦理责任、科学家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伦理责任、认识误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阐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