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地区侏罗纪植物化石的发现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jun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近年来在深圳大鹏半岛南澳地区金鸡组发现的一批重要植物化石标本,初步查明了其分类学属性、保存状况和多样性特征。该植物群以形态保存密集、羽叶和茎干连生、本内苏铁叶化石与生殖器官化石Williamsohiella同时保存等为特征,代表了一个以本内苏铁植物耳羽叶(Otozamites)为主导的早侏罗世植物群落。这批植物化石不仅代表深圳地史时期植物群的首次发现,也是广东和珠江三角洲(岭南)早侏罗世植物化石的首次报道。对这些植物化石材料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广东早中生代含煤地层的对比,加深对华南三叠-侏罗纪转换时期植物化石多样性演变的认识,为深入探究该地区古生态、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的变迁提供陆生植物学证据。
其他文献
Koninckinids is a group of specialized Mesozoic athyrid brachiopods with concavo- convex morphology.Koninckina Suess in Davidson,1853 and Koninckodonta Bittner,1893 are two typical genera of this grou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Panxian-Luoping fauna (Anisian,the Middle Triassic) is the earliest of the three Triassic marine faunas in China.For the reptilian assemblage,it is the most diversified compare
arwinuloidea超科起源于360Ma.二叠纪时它们的属种分异度很高,但经历过二叠纪大灭绝后,它们属种数量锐减,并且从此再也没能恢复到它们最繁盛的状态(Martens & Horne,2009).古生代之后的Darwinulidae科的化石及现生标本都归于两个属Darwinula Brady&Robertson和Microdarwinula Danielopol.但1998年,Rossett
目前,定量生物地层对比软件主要有基于经典图形对比方法的SinoCor、约束最优化法CONOP、水平层退火法HA等.CONOP在图形对比的原理上做了算法的改进,在方法上实现了多维空间内一次性复合所有剖面,并借鉴了组合优化领域的旅行商问题的模拟退火解法,将CONOP重新改写成并行化的程序可以实现其更高的计算性能。最近采用C#语言重写了CONOP的核心代码(原为Foriran语言编写),并在此基础上将其
The Xiamaling Formation (~1.36 Ga) in North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black shales of relatively low thermal maturity and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potential oil source rock.To date,however,the biologic
华南埃迪卡拉系的瓮安生物群中产有大量的磷酸盐化微体化石,因其中含有可能的"动物胚胎"化石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类似的"动物胚胎"化石在三峡地区的陡山沱组地层中也有发现.近期,在中国陕西省南部镇巴县的震旦系陡山沱组顶部磷块岩中发现了以磷酸盐化方式保存的三维立体形态的球形微体化石,在形态结构上与瓮安生物群中的球形微体化石有相似之处.据初步研究表明,球形化石的直径变化于200-600um 之间,由简单
腕足动物是地质历史中为数不多的重要的化石门类,这些化石为理解腕足动物这个重要的后生动物门类的形态解剖和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材料。寒武纪舌形贝类腕足动物与现代舌形贝不同,并非穴居生活,主要以纤细的肉茎锚定海底营表栖生活,乳孔贝类通过纤细的肉茎可以缠绕和附着在大型藻类或其它生物表面,占据了不同层次的生态位,早期钙质壳腕足动物个体较大,均具有粗大的肉茎,通过肉茎末端附着在其它壳体生物的表面营附着生活。最近
南羌塘盆地大部分地区中下三叠统缺失是以往地质学家和油气勘探家们的普遍共识。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在1:25万昂达尔错幅区域地质调查期间,在达扎迪扎错的孜狮桑地区采集了十几件牙形石样品交给笔者处理和鉴定,笔者在其中的1件样品中发现了早三叠世牙形石,证明了孜狮桑地区存在下三叠统地层。笔者得出一个新的主观认识:“南羌塘盆地中下三叠统是大面积存在的”,这是一个“事实基础上的理论上升”过程。可以预测:只要选取正确
当前真菌化石存在典型的锁状联合结构,表明其系统分类位置应归入担子菌类。基于菌丝形态特征对比研究,初步推断其与侧耳属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当前木材腐朽真菌化石是我国首次在三叠纪地层中发现可归入现代类群(担子菌)的真菌化石,不仅丰富了中国早三叠世生物群物种多样性特征,为探究木材腐朽菌在早三叠世的化石记录及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并为研究早三叠世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木材腐朽机制乃至物质循环模式提供难得的化石证据
本文初步报道一生殖器官属化石Ixostrobus sp.(槲寄生穗属未定种),化石共4块,最长者果穗保存长度约9.5cm,轴宽最大处可达5-7mm,轴部具有纵纹。附属物呈近45度角着生,做螺旋式或轮生于轴上。小孢子叶长约5mm,宽约2mm,中上部膨大。穗的顶部保存均不完整。该化石从尺寸和形态上均与该区已报道过的繁殖器官化石有所区别。与该化石同层位产出的营养器官化石仅有Podozamites和有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