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神经网络的玉门市白杨河水库旬来水量预报

来源 :第六届中国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网络由于对非线性复杂系统具有高度的模拟和逼近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了玉门市白杨河水库汛期旬入库流量预报模型,用前三旬的实测入库流量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预报下一旬水库来水。利用2004年实测资料与预报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取得较好预报结果,合格率达84.2%,接近国家标准规定的甲级预报水平,预报精度较理想;可为白杨河水库运行调度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并对于生产实践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以日本富士川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四种不同的DEM分辨率条件下采用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BTOPMC分别对1993年9月的一场洪水进行了模拟,并对各种分辨率条件下所得的模型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DEM分辨率的高低对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的参数具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以SRTM3s分辨率的DEM数据为基础,采用ZB算法、最小标高法、网格平均法三种取样方法,分别生成5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的DEM,并对提取的数字流域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以信息墒的大小来度量取样方法和DEM空间分辩率所包含的信息量。结果表明:DEM数据中的信息随着分辨率的降低逐渐有所损失,ZB算法较其他两种方法能减缓地形信息量的衰减速率。
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研究目前是水文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论述。本文总结了从20世纪70年代分布式水文模型提出以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针对目前的状况提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还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观测资料的山区流域径流量模拟对流域水资源管理意义重大。本文选用SRM融雪径流模型对和田河流域2001年春夏季融雪期的融雪径流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基本反缺了融雪期的径流过程,径流趋势和峰现时间拟合的较好,但是蜂值比实测径流峰值幅度偏大很多。在模拟计算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参数选取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偏差,采用新的计算方法调整参数后,确定系数为0.9028,积差为-17.4585。模拟精度有了很
本文以自制掺锑二氧化锡涂层电极为阳极,钛板为阴极,进行了对硝基苯酚溶液的电催化氧化降解实验,研究了pH值、对硝基苯酚初始浓度、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等因素对电催化氧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氧化降解历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pH=3、电流密度i=20mA/cm2、电解质浓度CNa2SO4=0.2M时,对硝基苯酚去除率和TOC的去除率都较高;对硝基苯酚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属于电化学燃烧过程。
本文基于TOPMODEL的基本原理,针对现行TOPMODEL模型中的地形指数计算方法、产流机制、汇流方式三个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相应的改进,并将改进后的基于栅格的TOP模型在我国两个不同的典型气候条件流域进行了对比模拟测试,探讨和揭示了新的TOP模型在不同尺度和不同气候条件流域上的适用能力。结果表明:基于栅榕的改进型TOP模型能够准确地表达实际流域关键地形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客观地描述
本文根据北方牧区干旱型气候、水资源、水环境等特点,针对牧区湿地的管理现状以及水环境现状,以管理信息系统(MIS)理论、地理信息系统(GIS)理论和数据库系统(DBS)理论为依据,结合较成熟的水质评价模型、趋势分析模型和水环境模拟等模型,借鉴国内外湿地管理的成功经验,分析牧区湿地营理工作需求,建立基于3S技术的牧区湿地管理信息系统,使其具有系统管理、视图管理、数据查询、数据管理、数据编辑、系统分析、
本文应用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山美水库影响下的晋江东溪流域1972~1979年的年、月产流和产沙进行模拟,选取相对误差、决定系数和效率系数三个指标用于模型的适用性评价,并利用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东溪上游山美水库集水区内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大型水库影响下的径流和泥沙负荷模拟;水库泥沙主要来自桃溪,库区土壤侵蚀以徼度和轻度侵蚀为主。
由于受地形及观测条件的限制,高寒山区积雪监测资料较缺乏,影响着以融雪及融冰为重要补给水源的河流的融雪径流模拟的精度,并且在融雪参数的确定上人为影响因素较大。本研究借助MODIS积雪数据并结合研究区数字高程数据(DEM)、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研究区自然地理分带情况合理的确定了融雪径流模型融雪参数,并以考虑融雪的新安江模型对研究区2005年的融雪径流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较理想,模拟结果基本反映了径流
区域洪水灾情评价可为防洪减灾资金合理利用、资源合理开发,更好地进行防洪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洪水灾情评价的难点是如何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主观任意性、不确定性和灾情标准的随机性。本文通过用集对分析评价各个因素属于等级标准的联系度,用最大熵原理处理评价样本属于评价标准的随机性和评价标准划分的模糊性,建立了区域洪水灾情评价的最大信息熵原理-集对分析耦合模型,并利用加速遗传算法优化目标函数。应用结果表明:用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