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基于西江千户苗寨的个案研究

来源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5年年会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民族旅游发展”专题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m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模宏大的苗族吊脚楼建筑群是西江千户苗寨发展民族村寨旅游的核心旅游资源,从集体理性的考虑出发,要保证当地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木结构的苗族吊脚楼加以保护.但是村民在追逐旅游收益的过程中却是更多地从个体理性的角度出发,他们正在不断地将传统的木结构吊脚楼改建成红砖钢筋混凝土楼,形成了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现象.就目前来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保护西江苗寨吊脚楼建筑群的措施以及保障制度并未有效地解决村民建砖房行为背后的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与冲突问题,原因在于这些规范并不能完全满足村民的利益问题,理性的村民不愿放弃短期的经济收益。当然,从长期来看,村民们将会发现,基于个人理性的最优决策不仅没有带来集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最终将导致个人利益受损。这样,村民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需求将推动村民由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然而,仅仅依靠制度和奖励措施不能完全解决西江苗寨旅游发展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问题,还需通过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引导个人理性走向集体理性。就西江千户苗寨而言,必须建立一个具有广泛认同度、能代表全体村民利益的乡村组织机构。这种机构可以由村里有较高威信的人(比如鼓藏头、寨老)出面组织,或通过村民民主投票组成。机构的主要任务在于制定有一定约束力的规则,督促居民自觉保护传统民居,并协调村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可喜的是,为保护好西江千户苗寨原有的房屋生态风貌,目前,西江千户苗寨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民房建筑保护委员会”,属贵州省首个民间自行组织保护自己家园不受破坏的群众组织。希望“房屋建筑保护委员会”的成立,能让西江苗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
其他文献
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电影领域兴起的认知主义研究进行梳理,主要分析了认知主义取向在当今电影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及未来方向.认知主义取向从经验出发,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2014年年末,香港导演徐克携《智取威虎山》强势登陆内地电影贺岁档.在娱乐至死的年代里,《智取威虎山》这部上世纪的红色经典文艺作品,此番被打造成了3D贺岁大片,不
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的头等大事"等真理已成共识,发展的价值讨论也让位于发展方式、方法的探索.发展的路径是什么,正成为思考与实践的主要对象.随着人
本文从中国政治纪录电影与西方政治纪录电影传统上的差异入手,以当今西方流行的政治纪录电影为参照,剖析了近期上映的政治纪录电影《旋风九日》在主题表达和艺术形式上尝试与
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相互作用形成的地方情感依附和认同,它深刻地影响着旅游地居民对当地旅游业发展所持的态度.本文以旅游地人地关系为切入角度,选择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为实证研
会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旅游业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民众生活的新消费点.当前,民族文化已成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新驱动,各民族地区通过
符号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用来传递特定信息和意义的某种客观事物,旅游的过程其实就是符号体验的过程,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的消费也是对民族符号的消费.在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民族发展的历史记录,是其生产进步、文化发展、习惯变迁的传承与见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地区的特色存在,更是其自身独特的民族符号,具有不
会议
壮族土司文化历经了上千年的积淀,形成了西南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忻城莫氏土司衙署则很好地呈现了壮族土司的制度形态文化和精神形态文化.然而现实表明土司衙署景区旅游
广西百色市地处桂西壮族聚居区核心,既是壮族传统文化资源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东盟边境合作前沿区,国际壮泰语系民族文化轴心带和南方古丝绸之路右江水运古道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