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钢板技术治疗背侧骨质缺损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d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对于背侧骨质缺损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掌侧入路钢板固定虽为常用手术方式,但其固定不牢固,临床疗效欠佳,而背侧入路使用双钢板技术的临床报道较少,本文旨在观察该技术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骨盆外支架固定技术,对骨盆外支架置入技术进行改良.方法:自2013.5-2015.7,我科对46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克氏针辅助下的骨盆外支架置入技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微创通道下经腹膜后入路行腰椎感染病灶清除术和或重建的手术方式、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微创外科收入院的6例腰椎感染的患者.均接受前侧腹膜后入路病灶清除,节段为腰2-腰5.
目的 人性化的护理对术前患儿的进行健康教育,降低患儿的恐惧增加信任及提高护理质量,加深对小儿手术前后身心健康存在问题的了解 方法 对小儿采取心理护理的方式包括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 结果 :发出问卷200份,收回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65份。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研究评估儿童胸段椎弓根、椎板和肋骨的撑开破坏力量。方法:将18具带有胸廓的儿童脊柱标本随机分为三组:1) A 组(n = 6具) 进行椎板(A1)和椎弓根(A2) 的撑开破坏力测量;2) B 组(n = 6 具) 进行肋骨 (B1) 和椎弓根(B2) 的撑开破坏力测试;3) C组 (n = 6 具) 进行肋骨 (C1) 和椎板(C2)的撑开破坏力测量。每具标本按 T1–T2至T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术后早期发生吞咽困难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访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行颈椎前路融合手术104例(男70,女34),通过面对面交流,采用自制的吞咽困难及Bazaz评分,获得患者术后5天内吞咽困难情况。
目的 下肢骨牵引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手段,也是骨科评价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之一。本文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有效的降低下肢骨折患者骨牵引无效率,保证骨牵引治疗有效性,提升专科护理品质。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术后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 2009 年 1 月至 2015 年 6 月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 116 例股骨颈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 54 例,女 62 例;年龄 28~92 岁,平均 54.8 岁.
目的 比较经单侧双椎弓根行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01—2013.08期间我院行PKP治疗OVCFs 患者91例(91个椎体),其中行双侧椎弓根穿刺者59例(59个椎体),行单侧椎弓根穿刺者32例(32个椎体).比较两组术前、出院时和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
目的 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采用后路凸侧矫形与凹侧矫形的手术效果; 方法 收集我科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间行后路矫形融合术的AIS病例共61例,年龄10-18岁,术前主侧凸均<70°,所有患者按术中矫形技术不同分为凸侧矫形组和凹侧矫形组。
目的: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是该手术最主要并发症,本文探讨微创跟骨外侧入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12.5-2014.7,我科对15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微创外侧入路手术,跟骨骨折按Sander分型Ⅰ型36例,Ⅱ型68例,Ⅲ型46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