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烟无卤阻燃光伏电缆生产工艺探讨

来源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业委员会2010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5191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伏电缆适用于直流端线一线最高电压DC1.8 kv的光伏系统,具有最佳的耐风雨性、耐紫外线和臭氧侵蚀性,而且能承受更大范围的温度变化,生产光伏电缆必须严格控制好生产工艺,在质量上确保万无一失。
其他文献
随着TCP/IP协议已经成为全球事实上的通信标准,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领域的嵌入式系统也迫切需要支持该协议。随着嵌入式应用需求的增加和可靠性设计要求的提高,对嵌入式系统多网卡支持的要求越来越多。考虑到某些应用的成本需要、资源限制和研发时间要求,本文介绍基于uIP的TCP/IP协议栈多网卡支持的一种设计方案。在尽量少改动uIP源码以充分利用成熟可靠的uIP协议栈的基础上,通过分层设计,实现基于uIP的T
智能变电站综合记录分析系统是针对当前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而设计开发的间隔层、过程层网络报文记录解析,网络故障记录分析,电力故障录波并测距的装置,可接入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的IEC61850-9-2或IEC61850-9-1SAV(采样值)报GOOSE(变电站状态事件)报文,与站控层设备的通讯采用IEC61850 MMS通讯规约,实现与站控层设备的互操作。该系统采用嵌入式POWERPC硬件平台和嵌入
为了方便现场调试和处理更多更复杂的数据,以及支持IEC61850体系的通信,本文开发了基于无风扇的嵌入式工控机的CSE500通信管理机,不仅做到了可是化的编程,可是化的调试,而且可同时处理多个规约和通道的数据,通过软件可支持目前IEC61850体系的通信。
本文提出了一种保护测控装置设计,该装置以高可靠性的原则,采用DSP+ARM的双CPU结构,其中TMS320F2812承担保护采样、计算、逻辑判断等保护功能任务,AT91RM9200则基于Vx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现测控以及与外围通信任务。该套装置已投入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随着特高压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智能电网发展方向的确立,电网对稳定控制装置在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上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目前电网稳定控制装置中普遍采用的“中断+主循环”的嵌入式软件设计模式将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功能要求。本文探讨了稳定控制装置对软件设计的技术要求,指出了目前稳定控制装置软件设计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应用于稳定控制装置设计的可行性,对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稳定
本文介绍了基于TI最新推出OMAP-L137的中低压保护测控硬件平台的设计,重点介绍了OMAP-L137的双核DSP+ARM9的构成和装置系统设计。由于采用双核处理芯片,可以大大优化中低压保护测控装置的实现,提高了产品的集成度,增加装置I/O容量和提高了装置的性价比。此外由于装置采用的OMAP-L137集成了较多的外设,因此以它为核心的保护测控装置硬件结构简单,抗干扰性强,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利用集平稳化和层次化处理能力于一体的EMD方法处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有效性,对负荷预测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分离出12组IMF数据;结合对负荷数据具有很好预测能力的改进SMO算法进行建模,对IMF数据进行分别预测和组合预测,提出了一种EMD—SMO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无论在预测精度还是收敛速度上都比单纯的SMO算法有了很大改进,取得了很好的预测效果。
数字化变电站标准IEC61850在不断发展和工程化,提出一种基于PowerPC、FPGA和BLVDS高速串行差分总线的数字化集中式保护方案。PowerPC硬件平台加vxWorks实时系统完成过程层的数字化采样和GOOSE出口跳闸功能,DSP保护模块完成测控与保护运算功能,PowerPC与DSP之间通过背板BLVDS串行差分总线进行通信。本文重点介绍系统方案、过程层软、硬件平台和数字化实现。系统测试
随着以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标准IEC61850为基础的数字化变电站的应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变电站数字化改造项目。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测控设备通常用逻辑联闭锁的方法来加强一次设备操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常规变电站装置之间的联锁信息基于IEC103信息模型,而在数字化变电站中采用全新的通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作为联锁信息的交换机制。本文以高性能IXP425网络处理器和X86通用处理器
本文初步介绍了风力发电专用扭转电缆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质量等控制情况,并简要叙述了风力发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