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多义词尾的函数观-以连接词尾“(?)”为例

来源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nel_gdi_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语义学中有学者认为多义范畴不能归纳为一个抽象意义。或最终的归纳会变得毫无意义,而认知语义学也大多认为多义范畴为典型范畴,不承认最终的抽象意义,笔者在本文中选取多义词尾“( )”的用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多义词尾的用法中可以抽象出一种最大公约数。建立一种语义关系函数式,其中的语境条件成为该函数式中的自变量,普通意义而言的语义则成为语义函数中的因变量。这一结论说明,至少有一部分多义词尾具有。相对单义性”,而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用法仅是在不同语境中表现出的语境义而已。
其他文献
赵昌虽品位不高,但作为内侍,地位特殊。很早便充当了康熙帝同“老西洋人”  ——耶稣会会上安文思、利类思和南怀仁之间的联络人,密切了他们的关系。在康熙的默许下,他充当了宫廷神父们的“保护人”,且积极参与了熙朝一系列与天主教教会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对中国清史学界而言,因现存中文史料极度匮乏,赵昌的生平事迹殊难考查,任然是一个未得破解的疑谜。  浩如烟海的清档中,迄今为止,人们只见到赵昌抄家的资料一
有清一代,中枢行政机构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此六部之设立,时在金国大聪五年(1631年)七月,文献明载,无可置疑。唯清代官私书籍以此为清朝设部之始,今人治清史、满学者多沿袭不疑,则值得商榷。根据《无圈点档》等文献记载,可知设部与设立六部,既有关联,也有区别,不能等最齐观。部,作为中枢行政机构,早在清太祖时期业已出现,不能因为天聪五年设立六部而忽视其存在,更不应刻意避讳。  清太祖时期设部之
盛京围场捕牲制度的执行实施,是以围场野生动植物存量为前提,其中鹿只的持续繁衍生息是制度执行的重要基础。围场为清廷各坛庙祭祀大典提供以鹿为主的牺牲、为以皇室为中心的贵族供给日常所需鹿羔产品等,构成围场捕牲制度的主要内容,以鹿群为主要捕获对象的“捕牲贡鲜”成为围场的主要职责。至光绪年间,因鹿群存活量减少势不可遏,捕牲制度陷入被动尴尬的困境。尽管在光绪五年和二十四年间有几番调整,但终致无鹿可捕,捕牲定制
通过本文,笔者试图展现中英关系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这一时期内的客观状态。18世纪末以来,英国在华贸易额一直占据西方来华贸易额的70%以上。英国分别于1793年和1816年所实施的两次访华活动皆旨在改善双方贸易往来过程中英方所处的被动地位,而英国使节在进行上述访华活动前所接受到的政府指令无不要求使节在中国期间以不惹怒中国人为底线。英使团的两次访华虽然均以失败告终,但在与中国人的交往中,他们确实获
一部《大义觉迷录》,不仅在当时掀起绝大的政治风波。至今日依然成为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象,而且歧见纷呈。这些研究,以其视角的多样化,不断地深化、拓展、丰富了读者对这一事件的了解与认识,却朱曾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来探讨,又忽略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贯穿其中的火异论(含灾异观、祥瑞观)及其所体现的天命论思想。如果将以上多种视角统合起来,并将其纳入天命论的框架之中,则《大义觉迷录》这部所谓的千
李岩的故事是说,李岩是一位来自札县的汉族士人,他作为造反者李白成的谋士并帮助他推翻明朝,但最终被李白成所杀。从1644年起到现在,许多历史学家接受了李岩的故事。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史学家认为这一故事是明未清初小说家言,没有可靠的史实依据。2004年,在河南省博爱县府村发现的《李氏家谱》,可以帮助解开这一366年的迷案。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材料可知,故事中的李岩是一个“复合”人物,他的身份和活动是由当时
本文旨在从“攘夷”的心理层而揭示不同文化接触时的紧张状态。清朝最大的“攘夷”事件无疑是义和团事件;本文拟以发生在义和团事件爆发前夜的山东曹州教案、即墨事什和袭击信差事件为考察对象。这三个事件都与德国占领胶州湾有关。通过考察,应能看出“攘夷”心理与义和团事件的联系。这些事件标志着攘夷运动已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即已经越过教案而开始成为全面排外的运动。
清人的文集或朝鲜使臣的《燕行录》记载北京庙会繁荣景象,但要了解清朝利用庙会来怀柔蒙古的政策,则须参考清代档案才能看到深刻意涵。清朝修建北京藏传佛教各有不同的作用,有些作属重要的宗教场所;有些则规则为市集性质。黄寺和黑寺为达赖班禅臣每年朝贡皇帝时居住的场所,每年正月这雨座寺院与雍和宫持续活络的宗教活动。  更重要的是寺院附近的外馆喀尔喀蒙古王公朝观驻场所在,皇帝允许他们携带货品来贸易,成为一年一度的
日本歧阜县师范学校教师铃木重远在1878年(明治11年)为同校两名教师编写的中国史教科书《支那史略》而撰写的序言中,批评在明治维新后“文明开化”的风潮中,时人喜新厌旧,争读万国史而对中国历史“疏然无视”。认为一个通达之士在重新交(西洋)的同时不应该轻旧识(中国)。铃木重远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他和在江户时代熟读儒家经典的许多日本知识人一样。亲身经历了明治初期急风暴雨式的欧化浪潮,他们目睹明治维新后英文
朝鲜第二代领导人金正日面对冷战后内外严峻形势,实施了“先军政治”,朝鲜“先军政治"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并已在思想理论和政策制度等方面得到全面阐释和贯彻,对朝鲜内外政策具有指导性作用,同时对朝鲜“先军政治”推行的时代背景、历史原因、主要内容等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