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精品力作与工匠精神--以科技书中插图的编辑加工为例

来源 :当代精品力作编辑出版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ju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科技书中的插图有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再只是单纯地配合内容需要。它能清楚地显示实验现象和过程、突出某些重点和细节,能帮助读者认识不易观察到的现象和事物、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和差异,插图已经成为知识的一部分。在科技书稿的编辑加工过程中,插图的加工是尤其需要发挥工匠精神的部分。
其他文献
编辑如何在引导精品出版,以精品出版促质量提升,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这是时代赋予编辑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结合自身编辑工作的实践,谈谈编辑在打造当代精品力作中如何发挥作用。
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成为决策层共识,并在政府报告中第一次被正式提出,上升为一种国家精神诉求,让人耳目一新,体现了国家现阶段对于“工匠精神”的迫切需求,值得所有生产者高度重视.出版是一项文化产业,出版精品图书是每个编辑的毕生追求.笔者通过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并结合自身十几年的编辑工作,谈
作为一名在出版行业浸润多年的文字编辑,工作当中接触了大量的出版作品,但能称得上精品力作的却不多.缺少工匠精神,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鼓舞人心的是,“工匠精神”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中国工匠”.出版行业是国家文化产业的支柱之一,承担着积累学术、传播文明与传承文化的使命,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融入工匠精神,才能打造出当代精品力作.犹
电能广泛使用在城乡居民生活、建筑工业、交通运输、市政公用设施中,源源不断地满足着人们生活、社会生产的需要,发电设备、输电设备、变电设备、配电设备、用电设备、调度通信等组成电力系统.电力科技图书正是以电力科学技术理论、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图书,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电力科技图书包括电力基础理论著作、电力科技成果专著、实用技术图书、论文集、科普图书、电力工具书等.2002~2004年由我策划出版了《火力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一词,在企业发展中大力倡导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图书行业的规模和出版产品的数量急剧增长,而质量隐忧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发扬编辑活动中的工匠精神显得尤为必要.作为一名科技图书编辑,了解科技图书的语言特点、文章结构及组织方法对于科技图书的编辑加工十分重要。因此,笔者根据科技图书具有政治敏锐性相对较低、语言
“编辑”,即可以指编辑活动,也可以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而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编辑,也就开始了编辑活动.编辑在整个编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编辑需要有耐心、细心和恒心,需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并精心做好每一个细节,将书稿作为作品去雕琢,而非仅仅作为产品来呈现时,才能最终将作品以完美的形式展示出来。
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版行业的格局迎来新的转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图书市场,如何打造当代精品力作对于所有出版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选题策划、印装质量、营销组合策略三个着力点阐述了打造当代精品力作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随之多样化.同时对出版社和编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了好的出版社和编辑才有好的文学作品,有了好的编辑去甄选文学作品才会打造出当代文学精品.编辑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首先编辑要清楚社会和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并引导作者的写作方向,从而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推荐给读者,引导舆论导向与社会需要,所以编辑在图书出版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如何让
本文主要介绍了编辑在将“精品力作”打造成“品牌建设”的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桥梁、服务的角色定位;如何利用好自己的角色挖掘新视点、组织建立系列图书,打造图书品牌建设;后期编辑在图书宣传过程做好与营销、设计人员之间的图书定位沟通.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编辑可以明确自己的位置,打造有品质的图书.
在各方的支持下,《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三版)新能源发电卷》如期按量达到交稿要求,进入编辑加工环节。大型出版项目工程量大、要求高、需要协调与控制的任务多,对编辑的要求极高,也是很大的锻炼。总结的小技巧也是笨办法,仍有有待完善之处,比如主编初审与责编中耕意见如何同步进行,减少时差与周转,这借助新技术应该是可行的,作者撰写、主编审稿、责编中耕,不同意见如何一起呈现。等等。本文仅就中耕环节质量与进度控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