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课程考评模式改革的探讨

来源 :第九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ngfeng3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是考查知识或技能的一种方法,有口试、笔试、现场作业等方式.它具有引导人才智能发展、人才评价和教学导向等功能.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至今仍然采用单一的封闭式的闭卷考试模式.这种考试模式与以建立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极不相称.近年来,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创新教育的核心也成为共识.各高校在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可全面改革探索的同时,也对学科课程的考评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研究。
其他文献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是当今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复旦大学化学人才培养基地十分重视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近年来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课程内容上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增加了探索性和研究型实验内容,使本科生实践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笔者在合成化学实验中主要在2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液体推进剂化验》作为培养部队推进剂化验专业技术人才的必修课,是将几年来所学理论知识与部队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这一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员去部队第一任职能力的高低。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从4个方面对原来的训练方法进行优化,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主训方法.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达到了教学事故明显减少,学员训练成绩明显提高的良好效果。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水平、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清华大学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在实验教学工作中坚持改革创新,在完成传统的、经典的基本实验内容和操作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本科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的需要,在全校理学、工学、医学、人文和经济学本科生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设计型、研究型、开放式和研讨式的新型模式的尝试,同时也在实验模式、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手段方面进一步
为了加强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扩展和加深学生实验理论知识面,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使之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在实验教学体制改革的同时对化学基础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索。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提高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但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华东理工大学曾面向21世纪的教育发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着“高起点、高水平、高目标”的“三高”要求,组建了
今日的化学已是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学科,它与当今全球性的环境、资源、能源、人口和粮食等问题休戚相关。因此化学教学不能再局限于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开设,应面向全校各学科开设.除进行化学知识的介绍外,还要进行化学与环境、生命、能源及材料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教育.在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心自然,关心人类的命运。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个系统的工程,尽可能的调动有益的因素,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是当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除了上述3种教学资源,还会有其他教学资源可以利用,本文旨在抛砖引玉,相信一定会有更丰富、更有效的教学资源被应用在教学领域,为培养化学创新型人才服务。
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性能力的优秀人才,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对研究型学院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围绕如何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一问题,国内外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改革,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已有一些关于各种不同专业的普适性的研究报道.其中,在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普遍实行了一种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希望在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
趣味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大学化学知识竞赛等项目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近几年来,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几个大的指导性政策有:编写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十五规划教材、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国家级教学名师、设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等等,都在创造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和大力度的支持.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理科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各种特色教材,各种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都注入了新的观念,把教育目标都集中在如何适应新形势、提高学生素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