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来源 :2016年中国人文地理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y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河南省1978年-2014年城市化水平和人均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建立反映河南省城市化水平和人均生产总值的动态关系的VEC模型.为了弥补时间序列的两维信息缺陷,进一步选取河南省18个城市2005年-2014年的城市化水平和人均生产总值的面板数据,利用时间、指标、横截面的三维信息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运用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面板数据协整检验,证明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从弹性角度分析,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维持0.257%的城市化率增长.
其他文献
我国对居住空间的研究逐步由“宏观表层”转向“微观内涵”研究,大量蔓延的封闭社区为人所诟病,街区制导向的开放住区逐渐关注住区尺度和用地规模.本文基于网络爬虫获取房产时空数据,结合时间序列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在“市区——区级——街道”多尺度上探索长沙市居住规模时 ,空特征与演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①长沙市居住空间呈现由中心城区集聚开发——向南、向西近郊区拓展——四周远郊区拓展的时空演变过程.②在区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不同的实践和空间背景下,迁居者们通过跨国性社会实践在迁居地和迁入地的区域空间引起文化的生产与文化的再生产。朝鲜族作为我国跨界民族,最初迁移至邻近的北朝鲜以及俄罗斯,现在跟随者全球人口迁移的步伐,分布在华人以及韩人集聚诸多移民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区域的城市社会景观。本文通过对朝鲜族的跨国性社会实践的研究,分析对迁出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城市社会景观变化的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形态及其功能日益复杂化,工业化、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变了城市建成环境的特征,不利于人们形成身体活动充分的生活方式,导致健康性问题的日益加剧。本文聚焦北京城市建成环境,通过使用北京市POI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围绕城市居住环境、工作环境、交通出行环境、购物环境和娱乐环境等市民生活工作环境,对建成环境的健康性进行相应的监测与评价分析,进而为城市管理和推进健康
首先对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从1993年至今,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均为二、三、一模式;其次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并通过定性及定量的分析方法首先对中原城市群整体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评估,并进一步对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分别进行评估;然后利用区位熵进一步分析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各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及竞争优势。得到了各地区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及其数量关系。最后根据分析评估的结果及发现存在的
区域大型交通设施的建设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的影响十分显著,特别是通过集聚效应、协同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集聚效应主要表现在“点”上:形成旅游增长极和提升旅游区位优势;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线”上:区域旅游要素的协同和区域不同特色景区的协同;扩散效应主要表现在“面”上:全域旅游的发展和区域旅游客源市场的扩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讨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烟台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影响。结果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具备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的2004-2013年面板数据,构建科技金融系统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分析耦合协调关系的省级差异,并运用空间统计工具,对二者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 表明:(1)我国科技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且近半数省份均处于低度协调以下;(2)二者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流域城市用地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综合评价体系,定量评价了2001-2013年松花江流域城市用地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并揭示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结果 表明:①研究期内,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空间分布不均衡,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但土地利用整体状态趋于恶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各异且空间格局发生较大变化;②松花江流域城市用地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综合指数逐年
中国已全面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研究城市老龄人口空间集疏格局及关联特征不仅是开展老龄人口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面向老龄化社会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服务设施规划配置等的核心所在。通过选取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单元作为研究区域,根据五普、六普老年人口数据,基于老龄化率、集聚度公式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和2010年全国地级市老年人口分布的集疏格局及空间关联。
本文选择历史古镇中的军事古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历史沿革与“军事古镇”文化意象在当今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传承。本文以两处现保留有文化遗产地且“军事古镇”意象仍深入区域历史文化内涵的地点——北京古北口与贵州镇远为例,通过历史地理文献梳理的方法总结其历史沿革,并通过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方法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探讨两个案例地的军事古镇文化意象传承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比两案例地,探讨目前军事古镇遗产地在文化
城市间工资差异是影响劳动力流动和企业选址的重要因素,对于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乃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由区域政府联合推动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集聚理论出发,基于2005-2012年京津冀各城市工资及其它社会经济数据,探讨了产业集聚、市场潜能、人力资本、制度改革等因素对城市间工资差异及城市间各细分行业工资差异的影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