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近垂直反射地震剖面探测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ppa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垂直反射地震剖面方法被称为探测地下深部结构的先锋,是最有效方法.其垂向分辨率从浅层几米、几十米,到深部几百米.因而,可以达到对地壳结构的精细探测.曾融生等(1958)曾在柴达木盆地进行过两条短剖面反射地震试验,得到了莫霍面深度,建立了地壳模型.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没有应用多次覆盖与偏移处理技术.INDEPTH项目首次将多次覆盖的近垂直反射地震剖面方法引进到青藏高原(1992),试验探测喜马拉雅和藏南的地壳上地幔结构,获得成功.所发现的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MHT)为国际学者广泛引用.至此,近垂直反射地震剖面方法没有间断的被用于探测青藏高原地壳的精细结构.本文概述青藏高原近垂直反射地震剖面方法探测成果,取得的重要发现,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简要分析了我国CPT技术与国际CPT技术的差距,介绍了现代多功能CPTU测试系统、应用于CPT的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代多功能CPTU技术的优势,以及SCPTU、RCPTU、VisCPTU技术的新应
2003年前后,大闹全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已经尘埃落定,现代医学在病原、病理、诊断、预防等方面,收获得钵满盆溢、丰厚沉实.那么,中医作为抗击非典的有生力量,在退热
会议
1987年1月20~23日在长春市召开了理事会和学术年会,265人参加会议。周玉佩理事长传达了省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文件,总结了1986年的工作,制定并通过了1987年工作计划。1987年8
孔压静力触探(CPTU)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的新型原位测试技术.本文简要概述了国际上多功能CPTU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孔压静力触探用于工程勘察的优势
本文系统地描述了牙塘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原型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埋设情况及介绍了施工期观测结果.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土质材料特性快速检测技术--G-STAB系统(简称落球检测技术),该技术以Hertz冲击理论为基础,通过测定落球与地基的接触时间,自动解析软件即可算出测试对象
会议
前池工程是江苏田湾核电站厂内大型配套工程,前池基坑最深达23.1m,为了保证厂内建设施工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支护结构本身的安全,前池支护工程实施了监测项目,通过对护坡桩的
会议
NDCY型电测水平位移计是土石坝安全监测坝体内部位移的纵横向水平位移的高精度原型观测仪器,该仪器已经在盘石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中首次成功应用,同时也是在国内首次成功地解
破坏性地震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其严重的灾难.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日益城市化,地震的威胁及损害越来越大.因此,有效地减轻和防御地震灾害是地震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减轻和
腾冲火山是在我国大陆上最年轻的活动火山之一,本文就腾冲火山的地热区地壳结构的地震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