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PN和无线通信的调度数据网应急通信系统

来源 :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EPTC)2014年第三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w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公司实现电力调度业务的数据传输主要依靠电力专用的调度数据网,由于调度数据网的建设可能会落后于变电站的建设,导致调度人员无法获得实时的电网数据.针对这种情况,对2G/3G无线通信、固定宽带以及采用IPsec协议的虚拟专用网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能够满足电力二次安全防护要求的、基于虚拟专用网和无线通信的应急通信方案.在榆林电网应用的经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系统方案是合理的、有效的.
其他文献
在输电线路停电更换耐张双联绝缘子的作业,面临着需使用的工器具繁多、作业方法复杂等情况.这不仅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延长了线路停电时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借助ansys力学分析软件模拟设计出新型的大刀卡具,并对相应的作业方法进行改进.新型卡具及相应作业方法在杭州电网35kV-220kV停电更换双联耐张绝缘子工作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个十条"和其他一系列优质服务规章制度的公布,电力行业的优质服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配网的故障抢修又联系着千家万户,停电了,何时送电?这是老百姓十分关心的事情.本文针对浙江省电力公司兑现电力故障抢修承诺时限的关键指标进行了分析与管理,并介绍了利用新的信息预警分析系统和管理制度对故障抢修工单进行预警与监控,避免工单超时现象的出现,兑现各项关键指标.
发电厂、变电站的高压开关柜、母线接头、室外刀闸开关等重要的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开关的触点和母线连接等部位因老化或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而这些发热部位的温度无法监测,由此最终导致事故发生.近年来,在电厂和变电站已发生多起开关过热事故,造成火灾和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解决开关过热问题是杜绝此类事故发生的关键,实现温度在线监测是保证高压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谐振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如何快速有效判定故障线路,一直是继电保护的难题,同时也是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目前虽然现场应用的故障选线方法众多,但实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本文结合现场实际,对故障选线不准确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了配合消弧线圈形式与控制方式的选线技术,并将小信号处理的技术应用于故障选线,以提高故障选线的准确度.
目前在个人计算机中,usb接口的应用日益广泛,而取电来自主板电源,本文讨论如何利用主板上的cpu等芯片发热产生的热能转换为电能为usb接口进行继电式供电,一方面可以减少散热风扇损耗的电能同时为芯片降温,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电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光伏发电以其清洁、无污染等优点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光伏组件是否正常运行成为了制约光伏系统的整体发电效率.为了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光伏组件故障诊断方法.总结了光伏组件的故障规律,建立了基于高斯过程分类器的故障诊断模型.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采集了适合高斯分类器训练的样本,并对高斯分类器的诊断模型进行了训练与仿真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基于GIS的区域负荷统计分析在GIS业务应用的可视化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随着国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全采集”的推进及智能电网建设的稳步发展,在管理精细化、数据可视化、数据集成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GIS的业务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本文以详细的实例分析了小接地系统配电网不同线路不同相别两点接地短路故障时的保护动作情况.并深入分析了在现有技术条件和实际运行条件下,小接地系统不同线路不同相别两点接地可能出现的故障电流数值和影响因素.
本文基于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发展趋势,查阅相关调研结果,分析了私家电动车的充电方式及充电时间.建立了单个电动汽车日充电负荷特性模型,并根据私家电动车不同充电行为对应的充电功率,起始充电时间等来计算电动汽车中私家车的充电负荷,求取负荷特性曲线,采用matlab软件编程模拟.通过负荷曲线对中国未来私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负荷将会对电网的运行和
配电网设备后半夜利用率低,而电动汽车可以看做一种能够只在后半夜用电的大型家用电器,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特性,因此通过一些简单科学的技术手段和营销手段.这样可以利用现有的配电网逐步实现大量的电动汽车充电,从而减小大型充换电站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