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叉全变分正则化及稀疏约束的异常检测算法

来源 :第十五届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基于低秩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异常检测算法没有充分利用高光谱空间信息,导致算法检测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全变分正则化及稀疏特性的高光谱异常检测算法.算法首先通过引入交叉全变分来利用高光谱图像相邻像元间的空间相关性以及高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同时借助异常目标稀疏的先验知识来进行异常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检测性能上有很好的表现.
其他文献
CuO-α-FeO是传统陶瓷方法制备Cu铁氧体的原料.我们首次对该混合体系的高能球磨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利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研究了球磨对CuO与α-FeO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高能球磨的作用下CuO可以溶入α-FeO,形成以α-FeO为基的固溶体,并显著地降低α-FeO的Neel温度.
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研究了普鲁士蓝类配合物Cu[Fe(CN)]·11.6HO.当测量温度从室温降到低温时,该配合物表现为从顺磁到铁磁的相变,拟合出的相变点T~18.5K,磁有序温度附近的临界参数β=0.355值,籍此,该配合物的铁磁耦合相互作用可以用自旋波理论得到很好地解释.
用穆斯堡尔谱学研究了Zn稀释自旋交叉化合物的弛豫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室温下高自旋结构被所谓的快冷却方法冻结,而半高自旋相则由穆斯堡尔谱温度和时间决定.对80K下高低自旋态之间转变的动力学弛豫观察发现曲线呈S型,并且只在低浓度稀释化合物中出现了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由于Zn(Ⅱ)离子对Fe(Ⅱ)离子位的稀释而遭到破坏.随着稀释率的增大,弛豫曲线逐渐遵从于第一动力学.
利用嵌入反应合成了有机—无机嵌入化合物FePS(MV),对其结构和磁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磁化率研究表明,从室温降到4.2K过程中,此化合物经历了两级磁相变.在T=84K以下发生铁磁相变,T=26K以下为反铁磁相变.12~300K变温穆斯堡尔谱研究证实,此化合物存在三个高自旋二价铁的位置,表明在嵌入反应过程中有电荷从客体分子转移到主体晶格中Fe-S的e反键轨道上,并有部分铁离子从晶格中脱出,从而在主
本文对LaBaMnFeO(0.0≤x≤0.35)样品进行了Mossbauer谱和磁输运性质的研究.Fe和Ba的掺杂由于改变了双交换作用的大小,所以对磁性和输运性质分别产生了影响.我们通过Mossbauer谱测量,由四级矩剪裂大小估算了Jahn-Teller能的大小,在x=0.13附近出现了极小值,这与该成分附近出现结构转变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用交流电化学沉积方法在阳极氧化铝模板中成功地制备出直径为16nm~100nm的FeNi合金纳米线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穆斯堡尔谱的研究表明直径较小时谱线中的二、五峰消失,随着直径的增大,二、五峰出现.
本文对化合物LaFeSi的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在相变温度附近观测到了具有一级相变特征的穆斯堡尔谱.进一步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升温和降温过程的两相共存的穆斯堡尔谱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在相变过程中的升温和降温过程的机制不同.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的磁行为对此相变过程进行了探讨.
本文对反铁磁FeBr的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相变温度附近出现异常穆斯堡尔谱.进一步的测试结果表明,不但是穆斯堡尔谱,而且直流和交流磁化率均出现异常.通过对此样品的穆斯堡尔谱的解析和对其他测试结果的研究表明,此类样品在结果上的特征容易导致的结构缺陷,从而导致了上述的异常.
对非晶合金FeSiB进行了低频脉冲磁场处理,用Mossbauer谱仪、透射电镜观察处理试样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表明.低频脉冲磁场可促进非晶合金FeSiB发生纳米晶化,晶料尺寸为2~10nm.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二元纳米晶FeCr合金.用X-射线衍射、穆斯堡尔谱和磁测量方法研究了空气和真空条件下FeCr合金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结构和磁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在空气条件下球磨,样品没有发生明显可测量的氧化和氮化反应,饱和磁化强度的下降是由于形成固溶体和无序的FeCr+O+N晶界;而在真空条件下球磨,样品饱和磁化强度下降的主要是由于形成了固溶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