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乳化降粘法开采稠油技术研究

来源 :“高含水期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国际研讨会暨提高采收率中心指导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c596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新乳化降粘法开采稠油技术--降粘剂吞吐与油井堵水的结合技术--开采低渗透层稠油.该技术首先将降粘剂和油井堵剂等先后向地层注入,堵剂将乳化降粘剂封存在高渗透层中,随后降粘剂被沿高渗透层迫近油井的水带至含油饱和度较高的低渗透层将稠油乳化降粘,形成O/W型原油乳状液,降低了稠油的流动阻力,提高了油井产量,降低了含水率.通过室内试验,优化了适合新技术的降粘剂、堵剂等配方.通过可视化研究,再现了降粘剂吞吐与油井堵水结合技术的实施过程.在胜利油田、大庆油田三口油井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的乳化降粘技术实施后,油井产油量增加,产液量和产液含水率减少.
其他文献
当流体在裂缝中流动时,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之间常常呈现非线性关系,这给裂缝渗流的数值模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裂缝非线性渗流的数值模拟问题,在Forchheimer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便处理非线性渗流问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推导了非线性渗流方程的等效积分弱形式,并对一个二维裂缝网络模型的非线性渗流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二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0.26%,表明这种
我国大多数注水开发油田进入开发后期普遍存在着"三高、一低"的矛盾,以化学驱为主的三次采油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但聚合物HPAM对于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效果并不理想.实验发现了一类水溶性阳离子高分子(HCP),虽然其粘度不高,与油之间的界面张力也不在超低界面张力范围内,但驱油效果较好.对此种水溶性阳离子高分子进行了物性评价,发现其不同于常规驱油剂的驱油机理主要是与地层及原油之间通过分子间的非共价键
本文首次系统地建立了评价油田可持续开发的指标体系,包括三大类,共17项指标,同时描述了评价体系内各指标的计算方法,研究出了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了油田可持续开发的定量化描述,对找出制约油田可持续开发的主要因素,指导油田下步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了外电场对多孔介质中单相流体渗流速度的影响.根据渗流力学和电渗理论,推导了外电场作用下多孔介质中单相流体渗流方程,建立了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拟合很好,二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在5%左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外电场对多孔介质中单相流体渗流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场可以将流体渗流速度增大1~2倍;在相同电位梯度的情况下,压力梯度越大,
油藏驱动能力的分析,能为油藏合理开发提供很好的依据.在应用综合驱动油藏物质平衡方程时,并不包括重力驱动的影响.以各驱动的贡献为基础,给出了综合驱动等式及计算方法.通过油田具体实例,对重力驱油效果进行了计算,并从地层条件要求方面对重力驱油进行了初步论证.在一定的地层条件下,重力驱油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手段.
稠油是我国重要的石油资源,动用稠油资源是缓解未来原油短缺的重要手段.水平井结合三次采油成为现有油田开发的常规技术.作为一项新的稠油开采工艺,本文介绍了水平段注空气(THAI)技术的工艺特点、驱油原理以及工艺的影响.THAI工艺避免了传统的火烧油层(ISO)工艺中使用垂直注入井与生产井进行长距离驱替的缺点,采收率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蒸汽吞吐是特超稠油油藏开采的主要方法,但随吞吐轮次增加,地层能量下降,周期产油减少,油汽比下降,含水上升,开采效果变差.本文以新疆九区齐古组特超稠油油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蒸汽吞吐后期注氮气改善吞吐效果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优选了注氮参数,预测了开发效果.结果表明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增油效果及经济效益明显.
建筑结构研究能有效揭示河流相储层发育规律.本文以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上段为例,阐述了建筑结构对河流相储层的控制作用,重点分析了7-25-34井取心井段岩石学特征,识别出了Fsm,Fm,Fl,Sr,Sp,Sh,Sl,St,Ss 9种类型岩相.依据岩相组合、界面性质、剖面特征以及粒度分布等微观分析,划分出6类建筑结构:向下加积砂坝(DA)、侧向加积砂坝(LA)、天然堤(LV)、废弃河道(CH)、决口扇
油层砂岩岩石强度的大小是影响油井出砂的重要因素.针对辽河油田稠油区块的出砂严重情况,对储层砂岩进行了岩石强度三轴实验,得到了岩石的抗压强度及其他物理参数.通过对影响岩石强度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岩石强度与声波时差和井深的二元回归关系式,该关系式可以应用于辽河稠油区块岩石强度的计算.
用微材料合成方法,设计合成了孔喉尺度阳离子聚合物弹性微球.显微图像表明,合成微球有好的圆球度,有庞大的数量特征,可方便地在线注入油层.实验研究表明,微球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耐矿化度特性和弹性变形性,能在水中膨胀5~10倍;合成阳离子微球能利用地层中残留的阴离子聚合物通过静电引力形成交联絮团,增大残余阻力系数;阳离子微球与阴离子聚合物溶液交联体系的阻力系数比纯聚合物溶液的大1.5倍以上,残余阻力系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