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百合18个表型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2008年年会暨球根花卉产业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bf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麝香百合系的18种基因型为材料,利用Li6400型光合测定仪对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光响应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表明:白森林和白天堂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C和Kl-4气孔导度较高;综合分析得出品种M、C、白森林、48—2、N、59、K1-4具有较好的光合特性,能更好地适应华南地区的气候条件。
其他文献
梅亚雪城一号是利用有性杂交方法,历经8个世代育成的中晚熟籽用南瓜新品种.全生育期约104d,雌花开放到种子充分成熟58d.植株长势强健,抗病毒病,耐低温,耐瘠薄,耐干旱.座瓜习性好.平均单瓜种子粒数250粒左右.百粒重38.2g,种片横径12.2m,纵径22.3mm,每667m2白瓜籽产量83kg左右,高迭95kg以上,果实扁圆形、老熟期果皮银灰色,果肉橘黄色,肉厚2.6~3cm,易食用,平均单瓜
本研究以富铬南瓜和普通南瓜为材料,采用元素示踪技术、比色法等方法研究了盆栽、水培和普通栽培条件下,铬在南瓜苗期、初花期的不同器官的赋存状态,包括铬在南瓜幼苗根茎叶中的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各器官中铬存在量以次为:果实(44.3%)>叶(36.1%)>根(13.3%)>茎(4.2%)>花(2.1)。但单位生物含铬量以根部器官含量最高,花部最低,其顺序为根(7.72kBq/g干重)>果实(1.06)>
以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为试材,研究了南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的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逐步增加,且于适熟期达到最大值。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45天左右含量达到最大,而中国南瓜则在果实发育35天左右含量达到最大,此后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多糖含量也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逐步增加,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55天左右含量达到最大,而中国南瓜则在果实
通过对干红葡萄酒实际生产过程从接入酵母菌到自流酒分离这一发酵过程排气CO浓度的现场测试,发现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排气CO浓度变化的规律,为软测量技术在葡萄酒生产中应用做一些基础研究.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排气CO浓度变化的规律为:在葡萄入罐母菌后的2h内几乎没有CO气体排出;之后CO排气浓度以很大的速度增加,当浓度约达到90﹪以上时,增加速度开始缓慢且维持在高浓度状态,甚至达到极限值100﹪;建立了排气
研究于2001年10月~2002年9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地区葡萄园进行.对4个葡萄品种(霞多丽、佳美、梅尔诺、黑虎香)休眠冬芽进行了化学处理.处理药剂及其浓度为16.7﹪CaCN、0.5﹪~2.0﹪HCN、0.5﹪~2.0﹪HCN+1﹪吐温80;处理时期分别为12月25日、1月10日、1月25日.结果表明;CaCN、HCN、HCN+吐温80处理具有明显的提前萌芽效果,1月10日的处理效果最佳.不同葡萄
在赤霞珠葡萄生产园行间播种多年生黑麦草、紫花百蓿、白三叶草.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行间生草使土壤全N、全K平均含量升高,但对土壤全P含量影响不大;土壤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平均含量均降低,土壤pH值升高.对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Mn含量升高、Zn含量降低,而且行间生草使叶片N、K、Ca、Mg、Mn、Zn都有升高趋势,豆科植物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草有利于土壤中氮的积累,禾本科多年生黑麦草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
通过不同浓度Mg2+与TaqDNA聚合酶;模板DNA与引物的组合试验,确定马蹄莲属植物最佳ISSR反应体系为:每20μl中含1×PCRbuffer、2.0mmol/I,MgCl2、0.4μmol/L引物、20ng模板DNA、lU,TaqDNA聚合酶。
结合课题研究,综合文献资料,阐述了观赏贝母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成果,包括外植体、培养基、植物激素、培养条件等因子对组织培养的影响,提出了观赏贝母组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宜兴百合属于卷丹(Lilium lanci folium Thunb.)的变种。对宜兴百合和野生的卷丹根尖染色体进行GiemsaC-带分析,发现这两种百合的C-带带纹极为相似,绝大部分染色体都显示出明显的带纹,其中一对染色体显示出三条较强的带纹,三条染色体在长臂中部具有很强的中间带,三条染色体在着丝点区域有很强的带纹,同时在其长臂的近末端各有一条较弱的带纹。说明GiemsaC-分带带型在同一物种内
以水仙栽培品种Fortissimo鳞片组织诱导出来的无菌小鳞茎为外植体,研究了水仙的组织培养继代扩繁技术,结果表明:小鳞茎的增殖率与继代次数有关,新从鳞片诱导出的小鳞茎继代扩繁第一代和第二代,增殖率不足100%,第三代增殖率明显增加,最佳继代培养条件为MS+BAlmg/L+NAA0.5mg/L+LH250mg/L+ACOg/L,光照Oh,30d,增殖率可达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