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利用MR容积分析及H-MRS对比研究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双侧壳核的容积与代谢改变及其相关性,初步探讨TS患者可能病理生理机制. 材料和方法:18例儿童TS患者及1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用容积分析软件对T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双侧壳核进行容积测量,用单体素氢质子波谱(H-MRS)对T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壳核的进行采集和分析,所测代谢物包括NAA、Cr、Cho,以Cr峰值作为参考值,根据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MR容积分析及H-MRS对比研究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双侧壳核的容积与代谢改变及其相关性,初步探讨TS患者可能病理生理机制. 材料和方法:18例儿童TS患者及1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用容积分析软件对T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双侧壳核进行容积测量,用单体素氢质子波谱(H-MRS)对T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壳核的进行采集和分析,所测代谢物包括NAA、Cr、Cho,以Cr峰值作为参考值,根据峰下面积的大小分别计算NAA/Cr,Cho/Cr的比值.然后,将测得的NAA/Cr比值与壳核的容积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1)TS组(左侧壳核:NAA/Cr=1.17±0.15,Cho/Cr=0.81±0.13;右侧壳核:NAA/Cr=1.09±0.09,Cho/Cr=0.78±0.17),对照组:(左侧壳核:NAA/Cr=1.43±0.03,Cho/Cr=0.70±0.12;右侧壳核:NAA/Cr=1.39±0.06,Cho/Cr= 0.75±0.10),与对照组相比,TS患者双侧壳核NAA/Cr明显减低,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右侧壳核P<0.05;左侧壳核P<0.05).两组资料相同解剖位置的组内及组间组内交互作用的NAA/Cr,Cho/Cr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2)TS组双侧壳核体积组间比较,双侧壳核容积两者两侧无显著性差异,(左:t=0.536,P> 0.05;右:t=1.758,P>0.05).TS组双侧壳核容积组内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S组组内:t=1.501,P> 0.05;对照组组内:t=0.481,P> 0.05).(3)两组研究对象的壳核NAA/Cr值与容积大小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壳核可能参与了儿童TS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MRS比容积测量对TS患者的壳核的改变更敏感和超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DSCT双能量技术及高频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Gout Arthritis,GA)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疑痛风性关节炎均行关节超声及DSCT二种检查(间隔在一周内)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人63例(共222个关节).DSCT双能扫描后经后处理在任何一个关节内、周围软组织及痛风石内见尿酸盐结晶沉积为阳性表现.高频超声出现关节内痛风石、双轨征、肌肉或韧带内高回声为阳性表现.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
目的: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增强的延时时间的意义。 方法: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增强扫描,造影剂是钆喷酸,常规增强扫描动脉期 18秒 门脉期 50秒 延时期3~4分钟,小病灶血管瘤一般能够显现出来,但是发现有些大病灶的血管瘤在延时期造影剂充填不明显,未见到特征性表现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这时就需要加长延时时间,让患者下来休息15~30分钟再上去检查。 结果:发现病灶已被造影剂充分充填。更有利于我们能够明确诊断
目的:利用CT灌注成像评价瑞加德松对血脑屏障(BBB)的开放程度. 方法: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间,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A1(瑞加德松1ml/kg)、实验组A2(瑞加德松1.5ml/kg,15min内注完,分三次注入)和对照组B(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后延迟30min行CT灌注成像.测量并比较分析A1、A2、B三组的CBF、CBV及PS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差异.三组内各选5只兔子
目的:探索体素内不一致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 DWI)预测贝伐单抗诱导的裸鼠皮下结直肠癌模型新生血管结构重构的价值. 方法:建立40只HCT116裸鼠皮下肿瘤模型,随机分成2组,待瘤体长至500 mm3左右时,治疗组给予贝伐单抗治疗(单次剂量200ug),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0.9%生理盐水.采用常规MRI和IVIM DWI序列于治疗前D0、治疗后D1、D3、D7进行扫描.分析2组肿瘤模型间IVI
目的:探讨成人髓母细胞瘤的MRI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准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4.1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髓母细胞瘤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7例加做DWI,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信号特点、强化特征. 结果:1例为多发病灶,共13个病灶;小脑半球5个,小脑半球-蚓部3个,小脑蚓部4个,第四脑室1个
目的:探讨了人文关怀在介入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改进术后护理效果提供了临床根据。 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共12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仍采用常规介入手术护理手段,而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并对比了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信任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 结
目的:研究分析CT在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同时经CT及乳腺X线检查病例33例,对不同乳腺疾病CT影像特点归纳分析,并与乳腺X线检查进行对比比较. 结果:多层螺旋 CT 的应用对于乳腺肿块大小、边缘、密度、周围腺体、皮肤改变及腋下淋巴结均可清晰显示,特别是256 层螺旋 CT 的应用,由于较高的时间、密度分辨率和强大的后处理技术等,利用多平面重组(M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125I seeds and 60Co γ-rays on th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A549 and the normal bronchial epithelium cells BEAS-2B. Methods A549 and BEAS-2B c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KI)在鉴别重组Snail2基因过表达诱导的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价值. 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的重组Snail 2基因过表达转染结直肠癌HCT116细胞,诱导HCT116细胞EMT.将HCT116/Control和HCT116/EMT分别于裸鼠进行皮下成瘤(每组10组).待两组皮下瘤体积达500 mm3左右时,采用常规MRI和DKI序列进行扫描,DKI
目的 通过分析浆膜型肝结核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总结浆膜型肝结核的CT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穿刺活检、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的浆膜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CT影像学特点. 结果 CT平扫:10例患者共12个病灶,肝包膜均不同程度增厚,可表现为结节状;CT扫描呈现类圆形、梭形及不规则形的囊性、实性及囊实性病灶,其中6个囊性,3个实性,3个囊实性,2个伴有钙化;7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