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幼祺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小儿哮喘经验拾萃

来源 :2013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幼祺教授在治疗小儿哮喘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用经方治疗其不同证型,在临床中效如桴鼓.本文介绍了董幼祺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小儿哮喘的两个验案:小青龙汤治疗外寒内饮、苓桂术甘汤治疗寒饮留恋之哮喘以及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痰热互结之哮喘.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干预2周,记录治疗前后各组病人的心功能分级(NYHA)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目的:观察麻附细心汤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6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按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联合麻附细心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心衰恶化率、心袁反复频数(F)、血管活性药物静脉使用时间(VDUT)等指标,同时检测入院及出院时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萎胃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PF级SD大鼠70只,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判定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动物模型复制成功后,将模型动物按体重随机均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组(0.54g/kg)、萎胃汤高(20.8g生药/kg)、中(10.4 g生药/kg)、低(5.2g生药/kg)剂量组(分别为4倍、2倍、1倍临床等效剂量).按照测试盒的要求测定胃酸、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
罗云坚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善治内科杂证,尤以消化病见长,对肠病的治疗独有体会,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罗教授临诊,深感其辨证入微,理法方药丝丝入扣,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即标本兼顾,温涩合参治久泻,畅达气机,调理肝脾疗易激,调肠益气,润降结合愈虚秘,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PN)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值、神经传导速度、血浆β-内啡肽的变化,并与西药阿米替林比较,探讨穴位敷贴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60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PN)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保持原来的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物
目的:基于观察结肠黏膜NF-κBp65 mRNA表达,结合肠镜下溃疡愈合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主客观指标合参评价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研究。方法:采用非劣效试验设计,应用随机对照设计,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干预9月,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艾迪莎)干预9月。详细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肠镜及症状变化,应用
会议
本文以邓铁涛教授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邓先生的学术思想,指出邓教授的中医五脏相关理论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中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里程碑。
本文就邓铁涛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进行了研究,指出邓铁涛浴足方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经验方,组成包括怀牛膝30g,川芍30g,白芷lOg,钩藤lOg,夏枯草lOg,吴茱英lOg,肉桂lOg,应用邓铁涛浴足方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有着深厚的中药学理论基础和中药现代药理学基础,另外该方体现了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为高血压病的“内病外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本研究以发扬中医特色,挖掘邓铁涛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的内涵为目的,在观察该方降压疗效的同时,进一步从抑制交感神经激活的角度探讨研究其降压机制.观察该方对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以探讨研究其治疗高血压的机制,结果发现,邓铁涛浴足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部分降压机制可能与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降低血浆NE,E及DA水平有关。
总结宣桂琪主任关于食积对小儿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新的体会.本文阐述食积与小儿疾病的发病以及对外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转归及治疗的影响.宣桂琪主任从食积论治多种小儿疾病,食积不仅是各系统疾病产生的诱因之一,同时也影响疾病的转归及预后。近几年来,针对兼有食积的患儿,宣老通过嘱其节制饮食,少吃肥甘厚腻,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在处方中加以理气消食或化痰消瘀或补气行血,调理阴阳使病人得到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