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老年人双心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 :第一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心疾病既不能归之为单纯的心血管疾病,也不是单纯的精神心理问题,属于心身疾病范畴,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医学学科.双心疾病主要有如下三种表现形式:明确的心血管疾病继发精神心理问题.明确的精神心理问题合并心血管疾病.单纯的精神心理问题表现为无法解释的心脏病症状.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互相影响,导致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度很高,鉴别困难,并对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预后和预期寿命造成不良影响.老年人群由于器官功能老化和代谢功能下降,常伴随多种慢性病(如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和老年退行性病变),以及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转变,也是精神心理问题高发人群.由于目前对老年人群双心疾病的研究有限,如何早期识别老年患者隐匿复杂的双心疾病症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对于老年人群双心疾病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本文就有限的文献进行综述.老年双心疾病患者的治疗要考虑到多种合并因素,如患者发生精神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孤独,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必须同时帮助患者改善孤独感,增加社会支持。又如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继发于心血管疾病,疾病症状的存在或加重是导致患者发生精神心理间题的主要原因,治疗上需要先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缓解心血管症状,如仍存在影响疾病恢复和生活质量的精神心理问题,同时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从胆论治及其组方"请胆宁神茶饮方"对小儿夜啼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对30例夜啼患儿,运用自拟清胆宁神茶饮方治疗,2周为1个疗程,服药14剂.结果:治愈12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6例.结论:清胆宁神茶饮方治疗小儿夜啼,具较好的临床疗效.
乌梅出自《神农本草经》,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的功效.何平教授在临床过程中,活用乌梅治疗儿科常见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乌梅属于药食同源之品,民间多腌制成果脯食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乌梅具有抑菌、镇咳、镇静催眠、抗惊厥、抗变态反应、抗肿瘤、抗纤维化、降血脂等作用,《本草求真》中说:“乌梅,酸涩而温,入肺则收,入肠则涩,入筋与骨则软,入虫则伏,入于死肌、恶肉、恶痣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具有取穴少、用独穴、手法简练、推拿时间长、治病疗效高等特点。通过病例,笔者有以下体会:1、小儿推拿虽然不能解决疾病所有问题,但在某一切合点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病情有所转机,病案1即如此。2、三字经推拿取穴少、手法简单,但辩证是基础,只有辩证准确,选穴恰当,专心推拿,方能凑效。3、小儿推拿应勤于思考,不能急功近利,应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水气病即为现今所说的水肿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里对本病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对后世医家治疗水肿性疾病提供了良好借鉴与指导.本篇通过分类、病因、病机、辩证、和治疗及现代研究等几个方面对水气病进行阐述,仲景对水气病的治法特点可归纳为:首先针对阳证、实证用“发汗、利小便、攻下”之法以因势利导,就近祛水;其次注意明辨水气产生的脏腑病机,做到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再次还注重根据水气病的兼夹情况,分别施以行气
中医儿科学发展至今,对儿童疾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的研究与认识日益深入.但对于儿童治未病思想与实践的研究上,往往被当代的学者所忽视.纵观医籍,历代医家从育胎、护胎、产胎、疾病预防、病后护理等多方面,对儿童治未病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论述.然而儿童治未病思想仅散见于各医家著作之中,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儿童中医治未病体系.本文为此对著名儿科典籍中与治未病有关的论述进行整理.通过对儿童中医思想的简单梳理发现历代
目的:分析和评估远红外穴位敷贴辅助退热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70例门诊急性高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退热处理,布洛芬和/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持续高热者两者交替使用;观察组在常规退热治疗基础上加用远红外止咳贴持续敷贴于大椎及双侧涌泉穴.观察两组患儿口服退热药后开始出汗时间、出汗率、出汗大小、就诊24h内需再次口服退热药的时间间隔及总次
慢性咳嗽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本文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病机、中医分型、中医治疗原则、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治疗中常用中医方剂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儿的家庭调护四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探讨,以引起同行们对该病的重视和提供临床参考.
叶法善,唐朝时道教天师.道教史上的叶法善,名声显著,影响颇大,地位极高,探究了叶法善的属派问题,北帝派与洞渊派同出正一法脉,其道法多有交接互融,在《神霄雷法》一书中是将两派都列人神霄派史前史的,以示两派对神霄派的影响,总结了叶法善的诗文与内炼思想。
本文依据正史记载、藏内文献、金石碑刻和学界既有研究等,通过对叶法善交游的爬梳、考证,力图走近历史上“真实”的高道叶法善。其所交往的人士主要有三类:其一,人数最多的是道士,尤其在其求道、问道和传道的历程中;其二是与唐帝国几代君王的问答、交往;其三是与儒士和佛教僧侣的互动,不过其态度是截然相反的,对佛教大致持排斥的态度,而对儒教则更多几分亲近和融摄。对儒佛交往人士的反差,正说明了叶法善自身待人接物、处
唐代的宫廷音乐,以道教音乐的兴盛而著称。唐代崇尚道教,是我国古代道教的鼎盛时代。道教以道、经、师即修道、读经、师传为其之宝,并与道教音乐相结合,构成了道教科仪活动完整的体系。叶法善主持宫廷祭神等庆典活动,运用道教音乐祭神祭祖是科仪程式的基本内容形式。可以说,唐代宫廷音乐当中,道教音乐是不可缺的重要结构形式,宫廷道教音乐在唐代具有非同寻常的地位,这在整个唐代得到充分表现,尤其是在唐玄宗时期已经到了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