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数字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

来源 :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der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馆属于集中存储和利用档案信息的文化事业机构,拥有浩如烟海的知识,知识管理至始至终渗透其中,尤其数字档案馆飞速发展,大幅度增加知识数量.面对数字档案馆蕴藏着的丰富知识,有必要在理念创新中引进激励措施,激活新知识,提升数字档案馆公共服务的质量,以推动数字档案馆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其他文献
高校规模的盲目扩张是高校债务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庞大的组织结构不仅使高校面临着高昂的运行成本、管理效率的持续低下、教育质量的持续下滑等问题,而且影响到高校组织的性质、结构和运行方式。
基督教在近代浙江传播过程中,西医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英国圣公会等差会不仅创办医院,而且从事西医、护理等教育活动,指出教会医学、护理教育作为英国圣公会在浙江教会医疗事业的组成部分,为浙江培养了最早的一批近代西医及护理人才。这些人才对推动浙江的西医传播和疾病治疗起了积极作用。
浙江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描写海洋自然景观的作品,形象地描绘了海洋的奇异风貌.诗人通过望海、观潮、渡海等活动描写了海洋的奇伟景色,使人对海洋有了生动而鲜明的印象.很多诗人通过对海的深情凝望来表达对这种令人惊异的景色的欣喜和崇敬之情.观潮诗是海洋诗歌中一道独特的风景.除了摹写海景的神奇、壮丽或缥渺、神秘之外,有些作品也反映了渡海的艰辛与乐趣.渡海不只是能见到美丽的海景,也要承受惊涛骇浪所带来的危险和恐惧,
文章从意象理论的全新视角对《文子》进行当代意义的阐释与解读,可以开出虚静、无为、慎微以及顺性等海洋意象,这些对于当今现实社会实践,对于个体人生问题的解决,对于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等都富有启示意义.
万历二十四年(1596)九月,明朝封日本副使沈惟敬一行进入大坂城册封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沈惟敬等人的外交活动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拙稿通过考察沈惟敬等人的赴日行实,特别是当时的册封情形,认为丰臣秀吉接受了明朝的册封,以甘居明朝下位的方式试图保持与明朝的交好关系,在某种程度上重新进入明朝的封贡体系.但是,丰臣秀吉借口朝鲜未派王子前来祝贺,拒不接见通信使一行,他不但不肯撤回驻留釜山的侵略军
自唐代始,民间信仰习俗中就确立了以龙王为主导的海神信仰.宋代,又出现了湄州林氏女飞天的故事,并持续受到历代统治者赐封,成为沿海民众普遍崇奉的妈祖,并取代龙王成为中国海洋信仰的主神.民俗信仰是民众生活的抽象反映,从龙王到妈祖海神信仰的变化彰显了中国海洋社会的嬗变过程.在政治制度比较稳定的古代社会,中国海神信仰发生这样的变化不是没有原因的。民俗信仰源自于民间,因无法科学的解释各种自然灾害,或者无法自救
本文通过对观音信仰在印度的起源,传入中国的历史,在舟山的流传,尤其是对明清时期舟山地区观音信仰的研究,指出观音信仰源于印度吠陀时期,两汉之后随佛教逐渐流传到中国.舟山的观音信仰源远流长,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始于唐朝,至明清时期,普陀山观音信仰进入鼎盛期.观音信仰对当地社会的生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探讨全球史观背景下的舟山群岛国际形象:一从自然地理来看,舟山是“东海第一门户”;二从经济地位来看,舟山是“中外通商的要津”;三从军事战略来看,舟山是“极佳的军事指挥部”;四从旅游居住来看,舟山是“海上乐园”;五从宗教信仰来看,舟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聚焦点”.
海洋移民发生于传统的农耕文明时期,成长于海洋文明、全球化时代.海洋移民是以全球化为背景,以人力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整合、配置为主要目的而发生的,通过海路及其海路领空的个体或群体从甲地迁往乙地,或从甲国迁往乙国并定居的行为和结果.本文认为,我国海洋移民的发生、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即初期(鸦片战争前),传统海洋移民的雏形;发展初期,资本主义扩张下的“暴力移民”期;发展中期,资源全球性配置下的“
本文介绍了中国香港“课堂学习”及日本“学习共同体”基本精神及其内涵,在教学方法上,以引导的方式带领学生探索学习,让学生实际深入了解知识、运用知识,并经由对于知识的讨论及探索,体会学习的快乐,进而开发学习的潜能。“学习共同体”的主要目标,并非提高孩子的成绩,而是通过引导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体会学习的快乐感及成就感,并在探索的学习方式中,培养孩子“思考”及“学习”的能力。香港的课堂研究一样着重在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