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肥料氮在旱地土壤中的动向及作物有效性

来源 :中国土壤学会成立70周年暨“土壤科学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wf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料氮在土壤中的大量残留不但导致土壤养分的不平衡,而且为生态环境带来潜在威胁,因此,研究残留氮的动向及作物有效性可以为高效利用土壤残留氮素和减少残留氮素的损失提供依据.应用15N 示踪技术,通过4 年定位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南部旱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过程中土壤中残留肥料氮的变化及作物吸收利用.结果发现,冬小麦播种前施用的15N 标记氮肥在0-200cm 土壤剖面中均有残留,但大部分累积在0-40 cm 土层中,累积总量达到200.9 kg hm-2,占施入量的83.7%.
其他文献
土壤物理过程与生物过程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交互作用已成为现代土壤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它们是土壤微生物学、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研究的重点。然而,由于土壤本身的复杂性和难观测性,土壤生物物理学研究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
会议
为探寻川中丘陵区紫色土耕地土壤低吸力段和高吸力段水分特征曲线(SoilWater Retention Curve,SWRC)准确高效的测定方法,本文采用沙箱法(0~100cm)、Hyprop 法(0~800cm)、压力膜仪法(100~15300cm)和露点水势仪法(800~100000cm)分段测定盐亭紫色土耕地小区不同土层深度(2~7cm 和7~12cm)的SWRC,对比分析各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
由于温度测量的简单廉价,利用温度数据量化河床潜流区的地表-地下水交互是近来的一个研究热点。现有的研究基于一维热量运移的解析解,其适用性建立在河床结构均匀的前提上。
土壤水分的连续、定位、准确测定对研究土壤水分平衡及水文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是目前比较成熟且应用最广泛的土壤水分测定技术,但是用于土壤水分含量计算的经验公式(如Topp et al.1980 公式,TDR 测定的表观介电常数与重量法测定的土壤水分之间的回归模型)不能准确测定土壤的水分含量,尤其不能准确测定冻土中的液态水含量、
土壤水分代表性测点的探索和选择,是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估算区域土壤水分状况提供了便捷途径.目前,代表性测点的选择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Vachaud et al(1985)提出的选择MRD 接近零并且SDRD也较小的点(Vachaud et al.,1985);二是选取SDRD 最小的点为代表性测点(Grayson et al.,1998);三是Hu W et al(2010)提
2012 年5~10 月,采用直接收获法,研究了小兴安岭地区云冷杉红松混交林和枫桦红松混交林两种林型凋落物的未分解层(L 层)、半分解层(F 层)和腐殖质层(H 层)以及土壤表层(S 层)氮储量及其分解释放对土壤氮形态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两种林型凋落物氮储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87.21~418.22 kg·hm-2 和274.81~351.21kg·hm-2,各层氮含量大小次序均为L>F>H>S
会议
Invasion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 coastal areas of China increased methane(CH4)emissions.To elucid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we measured CH4 production potential,methanogen community structure a
通过3定位点2年的连续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量的不适用鲜烟叶腐熟后作为底肥直接施入土壤,对大白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等量化肥条件下,不同的不适用鲜烟叶量腐熟后作为底肥施用,可明显改善大白菜生物学性状,显著提高大白菜产量和品质;与单施化肥相比,不适用鲜烟叶腐熟使大白菜产量提高7.4-19.8%,蛋白质和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3.5-13.2%和4.6-19.0%,维生素C含量提高11.
为探讨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中温度典型暗棕壤腐殖质组分数量及结构的短期影响,本文以吉林省磐石市实施3a 的定位栽培试验为供试对象,分别研究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HPE)、地膜覆盖的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PM-HPE)、宽窄行交替休闲栽培(WNR)以及农民等垄宽常规栽培(CC)等四种模式、选取其种植带和休耕带两个功能区对暗棕壤总有机碳(TOC)、水溶性物质(CWSS)、胡富比(CHA/CFA)、胡敏素(CH
以丹江口山区10 年生温州蜜柑为研究对象,试验共设置五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肥),M0(推荐施肥),125%M0(125%推荐施肥),125%+FT(125%推荐施肥+四次施肥),125%+PG(125%推荐施肥+种植三叶草),除CK 和125%+FT 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施肥3 次。试验测定土壤硝态氮、碱解氮以及速效磷纵向分布状况和生育期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养分管理下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随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