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射线诱发水稻苯达松敏感突变的分子机理

来源 :中国核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γ-射线辐射诱变技术,有些学者分别从粳稻和籼稻中独立获得了苯达松敏感致死突变体农林8号m和M8077S,这为研究γ-射线辐射诱变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难得的材料。通过对农林8号m和M8077S的遗传分析、基因克隆和比较测序,揭示γ-射线诱发水稻苯达松敏感突变的分子机理:两个突变体均是由于γ-射线辐射导致了第三染色体上的同一个编码P450酶的CYP81A6基因的单碱基缺失,造成移码突变。其中,农林8号m是自转录起始点ATG起第507位核苷酸C的缺失,M8077S是第2058位核苷酸G的缺失。这一单碱基缺失突变使得转录终止子TGA提前,所编码的P450酶缺失了一段功能基团,从而丧失了对苯达松的解毒能力,导致突变体对苯达松敏感致死。
其他文献
井间示踪测试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工程手段,用于描述各种注入流体的地下运动规律、提示油藏的非均质特征和评价剩余油分布.与传统的化学示踪技术相对比,同位素井间示踪技术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不可取代性.本文介绍了井间示踪测试的意义,阐述了同位素示踪剂的优点和地位,回顾了原子能院/原子高科多年以来在此技术领域的工作和积累.
本文在简述数字辐射成像集装箱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后,说明了Co集装箱检测系统的创新发展历程,并介绍了现有各类获取客体辐射投影影像的DR型检测装置的结构、性能与应用效果.本文进一步对集装箱CT检测系统进行了专门的阐述,还说明了此项技术在工业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探索.本文结合十多年集装箱检测系统的研发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探讨了发扬创新精神、健全创新体制的问题.
介绍了强箍缩反射离子二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得到了峰值能量约500keV,峰值电流以约160kA的高功率离子束.介绍了利用高功率离了束(质子束)轰击含F核素的靶产生6~7MeV准单能脉冲γ射线的初步实验结果,实验测得了γ射线强度为10S.给出了利用高功率离子束模拟1keV黑体辐射X射线对材料的热力学效应初步研究结果,实测的5mm厚LY12硬铝背部的应力波峰值达35MPa.
为满足中高能核技术应用的需要,计算评价了中子或质子入射硅,镁同位素时产生的各种截面数据,能量范围20MeV~GeV.评价主要基于核模型和系统学.描述了所用的计算评价程序系数,以及基于软旋转子模型的耦合道计算方法.出射粒子角度积分能谱及同位素生成截面的结果与实验值及LA150库结果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世界核电发展形势、核电技术发展趋势和各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的类型和经验教训,探讨了核电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2020年前我国核电发展规模作了预测.
本文介绍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U,Gd)O可燃毒物芯块制造生产线所使用的原材料UO粉末、GdO粉末、(U,Gd)O粉末以及添加剂硬脂酸锌和草酸铵的主要性能,同时描述了混料、制粒、成型、烧结和磨削等制造工艺过程及其产品(U,Gd)O芯块的主要性能,并对制造过程中有关工艺控制参数展开了讨论.
秦山核电厂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的核电厂,其运行业绩体现了我国驾御核电的运行管理能力.本文重点描述了秦山核电厂停堆换料大修在役检查项目的计划编制和实施进度的网络计划编排中的经验.
传统的回旋加速器设计分析软件都是基于各种特定要求开发的,分析对象大多数是针对某个部分或功能,难以进行整机的模拟.在实际设计中,仍然需要更多地依赖设计人员的工程经验,不可靠因素多.将信息技术引入回旋回速器的设计研究,对整机与环境建模,建立一个完整的加速器虚拟设计环境,实现从设计到安装、调试、运行和误差分析都做到可视化,使用虚拟手段从整机的角度研究回旋回速器的性能.
2003年12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正式开工,本文介绍了BEPCⅡ工程的科学目标、建设内容、工期等.重点是介绍北京谱仪重大改造(BESⅢ)的方案、性能指标和目前的进展.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一门正在兴起的交叉学科——医学辐射物理,包括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它的意义和贡献.同时扼要地介绍了四川大学辐射物理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医学辐射物理的研究成果和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