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深1井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研究

来源 :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zh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杏深1井位于常家围子断陷东部的构造高部位,深层钻遇泉头组一、二段、登娄库组、营城组和基底地层,完井井深4170m.未见到明显的气显示.深层的烃源岩一般都达到了高-过成熟演化阶段,为了能更好有效真实地评价源岩,对深层高-过成熟烃源岩样品进行原始有机质恢复.本次研究根据卢双舫的泥质气源岩评价标准对该井深层烃源岩的级别进行了划分.
其他文献
东帝汶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的最东端,北临班达海,南濒帝汶海,西与印尼的西帝汶相接,东至图图阿拉,东西长250km,南北宽25~80km,面积14874km2.油苗以上特征表明其生烃物质既有海相水生低等生物有机质,又有较多的陆源物质输入.油源岩可能处于弱还原-弱氧化,较低盐度的海相沉积环境,成熟度较高.侏罗系、白垩系油苗为同源,其余油苗油源相近,个别可能为混源.
海拉尔盆地存在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造成了盆地内原油类型的多样性,苏8井和霍3井试油结果产出轻质原油,其产出状态和地化特征与其周边产出原油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根据原油的物性参数、原油轻烃指标、原油碳同位素、原油饱和烃色-质谱及含氮化合物分析结果研究了两口井原油的地化特征,对两口井不同类型原油的成因机制作了研究性的探讨.
煤成油研究是当代石油地球化学领域中的前沿课题之一,国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普遍认为,煤系有机质中的富氢显微组分腐泥组和壳质组是主要的生油有机质,但是对镜质组和基质镜质体的生油潜力争议很大.煤系原油究竟与那种显微组分有关?本文试图以显微组分的含量、生烃潜力等为基础,将显微组分热解油的碳同位素组成与煤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相对比,探讨煤系地层中对成油真正有贡献的主要显微组分.
通常认为,煤的成烃潜力取决于煤中壳质组的含量(Stach等,1982;Tissot等,1984;傅家谟等,1990;黄第藩等,1994),但也有许多学者认为煤的生烃潜力与富氢类脂组的含量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关系(Powell等,1988,1991).煤系原油究竟与那种显微组分有关?煤系烃源岩中不同显微组分的生物标志物是否存在差异?它们能否区分煤系原油究竟来源于哪种显微组分?以往认为煤系有机质中某种显微
论文以我国具有形成大中型煤型油气田的主体煤系烃源岩(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冀中东北部和侏罗纪-柴达木盆地北缘)为典型实例.收集、查阅和消化冀中地区、柴北缘地区的有关研究成果报告35份,井下及野外有关分析化验数据约6000多个;烃源岩、油及油砂和天然气等样品分析6629块次.充分运用油气地球化学、煤成烃、含有气系统、沉积环境等石油地质理论知识,应用热压模拟试验、有机岩石学、生物标志物、轻烃指纹、单体
本文探讨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东环带油气源特征与成烃模式,1.油气源分析:据前人研究结果,原油萜烷中的C20、C21、C23三环二萜烷分布与烃源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油气成烃模式:根据排烃史分析,盆1井西凹陷区的原生成藏主要时期可以从早三叠纪延续至早白垩世,次生成藏主要时期可以从三叠纪末一直延续到现今.
采用模拟实验方法模拟煤系烃源岩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矿物介质存在条件下的生烃过程.模拟实验采用的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阳霞煤矿阳霞组的煤样.在煤样中分别加入50%的高岭土、50%的碳酸钙、20%的四氧化三铁(Fe3O4)、20%的硫化亚铁(FeS)、10%的元素硫(S),以及纯的煤样等6种实验体系,所有的实验体系中均加入相当于煤样20%重量的去离子水,模拟实验温度从250℃到600℃,每隔50℃为一个温度
我国下古生界因没有陆源生物的输入,表现为一套以低等水生生物为生源的海相烃源岩地层.下古生界这套海相烃源岩成熟度普遍较高,其有机显微组份的颜色和透明度是随热演化程度的增高而由浅变深,由透明向不透明转化,荧光由强到弱以致最终消失.采用这种方法能准确的判别出那些是一期沥青自身的反射率,那些是其他期次的反射率,可以得到各期的沥青反射率数值,得到更多的源岩成熟度信息.
辽河大民屯凹陷古潜山中上元古界碳酸岩(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等)为该地区重要储层,它为研究其生油能力带来了难度.我们着重研究其有机显微组分,氯仿"A"、氯仿"C"的特征生物标志物来讨论其生油能力问题.大民屯凹陷中上元古界碳酸盐岩为二次生烃,其生烃期在下第三系沉积之后.静安堡潜山上覆沉积物埋藏厚度最薄处为2600m左右,潜山低洼处覆盖物厚度可达3000~4000米,深埋热作用是促使碳酸盐岩地层二次生烃
三站气田位于松辽盆地北部莺山-庙台子地区,是松辽盆地北部天然气勘探的接替地区之一,主要目的层是深层和扶、杨油层.目前在该区扶、杨油层已发现多口工业气流井和少量低产气流井.本文研究,1、天然气组成特征,2、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3、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