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战略与市场化发展新路径

来源 :第十七届海峡两岸继续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着中国社会化变革与继续教育市场化发展,社会市场化需求推动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共识.本文从继续教育市场化发展机遇入手,对围绕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着力探讨中国高校继续教育市场化运作的具体措施与基本路径.
其他文献
以脑瘫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殊性为切入点,即在完成技术动作时的身体工作能力层面下,对该项目运动员上下肢协调能力、供能系统、下肢爆发力以及运动功能的协调能力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脑瘫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以及体能训练后的恢复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该项目专项体能训练提供行之有效的体能训练计划理论.经过针对该项目运动群体训练实践探索与总结,继承、丰富并发展了脑瘫足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现今"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已不局限于医药卫生领域,还涉及体育运动,高校作为引导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研究如何发展学生健康体能,使竞技体能和健康体能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研究指出了目前高校发展学生健康体能的不足.结果表明:1)高校大多缺少有关促进健康体能的校本课程开发;2)高校发展学生健康体能缺乏系统性;3)传统体能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创新
为对比非线性与板块周期力量训练模式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选取12名市级体育运动学校羽毛球专项青少年运动员分为非线性组或板块组作为试验对象,设计了为期9周的试验,并在试验期内设置4次测试,用以评价受试者的多项力量特征.试验结果显示非线性组的力量绩效水平稍高,但与板块组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但是非线性组的高绩效可能与其负荷量高于板块组有关.通过计算非线性组与板块组的效率值,发
运用实验法对比分析了核心力量和传统力量训练对民航飞行员大学生的影响,抽取了两组每组各27名学生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了12周的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左右足单足闭眼平衡、1min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较实验前都有显著性提高(P<0.05),左右腿八点星状偏移平衡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引体向上实验组增长幅度要高于对照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航空专业器械实践能力测试中,实验组学生身体姿态稳定率高于对照
为了解国家攀岩队运动员的身体功能特征和运动损伤特征,通过数据分析,为国家攀岩队日常训练和备战重大比赛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本次测试主要利用实验法,对全体18名国家攀岩队运动员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获得能够反映运动员动作质量现状的数据.研究结果:速攀队员各项指1标的平均分均高于2分,5名运动员满分均高于14分,仅有两名队员单项得分偏低;抱石队员只有两项测试的平均分高于2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是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在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开发领域,北京大学创新了开发模式,强调了继续教育课程直接面向用户需求的特点.课程开发要求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先进性.课程由学科专家顾问团队、课程设计团队和教师团队合作开发.建立了成熟的课程生产和退出机制.注重利用用户生成内容对课程持续改进.并进行了反转课堂课程、混合课程和网络开放课程的试验.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模式、效
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隶属于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主要开办副学士课程,为高中毕业生提供另类升读大学途径.副学士课程概念源自美国,落地于香港自有不同的教育规模和要求.报读香港副学士学位的人数近年虽呈向下趋势,但修读副学士课程的学生仍维持每年约二万人.反观修读高级文凭的学生,从2013/14开始至2015/16年,学生人数下降的幅度比较大.自资学士学位的学生人数一直在上升,反映了升学的需求.而衔接学
1999年开始,随着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中国的大学生创业风起云涌,大学生创业园也如雨后春笋林立国内.这其中有创业成功的典范,如王兴、陈欧、戴志康、郭敬明等,他们的成功与辉煌激励了—代又一代大学生去挑战自己.有一些创客们获得了成功,但更多的是创业失败的案例.大学生创业存在着经验、技术、资金、能力等方面的风险与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3%.虽然一些创业园能够给创客们一些前期的保障,但大学
随着两岸关系政策开放,加上受到全球化与跨国人才流动的冲击,两岸高等教育展开了许多交流活动,也逐步订定了各项政策与法律措施,以促进两岸学生的互动,其中两岸的学历采认及招生作法亦是一大突破.为加强海峡两岸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学子间的沟通与了解,东吴大学自2013年起开办「溪城讲堂」暑期研修班,由本校国际与两岸学术交流事务处主办,结合全校各方资源,以创新模式,藉由本校各院系教学特色及品牌课程,提供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务人员成长与执业所必需的终身教育,诞生于医改大背景下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建院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面借鉴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的管理模式与经验,创新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模式,从学术氛围营造、继续教育项目管理、学分管理、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大胆创新,构建学习型医院初见成效,为新形势下的继续医学教育发展和管理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