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来源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规和条例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其他法律法规。但是,在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要加强保护力度,必须从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家庭保护及司法保护等各个方面做好工作。这四方面的保护工作落实在社区内,作为青少年事务处理,是完全可行的,并且是有效的。如果将未成年人保护作为社区内的青少年事务来处理,建立未成年人的社区保护体系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基础工作:第一个基础工作是做好社区内的社会保护;第二个基础工作是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加强学校保护;第三个基础工作是从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着手,落实家庭保护;第四个基础工作是根据改革开放后的新特点,有重点地抓好社区内六个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的保护工作。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发展已呈现由开发物力资源为中心向开发人力资源为中心转移的趋势,这对我国的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实现人力资源,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增强国际间的竞争力,共享社会繁荣成果。本文阐述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开发我国青年人力资源的历史必然,剖析了与全球化进程不相协调的几个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误区,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迎接全球化挑战,进一步加强青年人力资源开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几千年中华民族心里深处的积淀,有着许多宝贵的遗产,是人类史上伟大的财富。传统文化对于现时代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在传统文化的利用与青年人才开发的问题上,必须进行辩证的分析,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抛弃其保守的、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糟粕,吸取其为现时代所需要的精华,赋予其新的意义,使其获得新生,使青年人才在激烈的科技竞争和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探
1998年底,我国开始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十五”期间和21世纪前半期,城市化浪潮将席卷中华大地。数以亿计的农村青年将经过脱胎换骨的角色转换而融入城市文明。通过对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必须针对农村青年教育水平、职业能力、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贯彻农村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提高农村青年的基础文化素养;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青
共青团浙江省委2001年7月对全省青年做了一次调查,样本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笔者试图从这些被调查者对有关职业问题的看法,来探讨国有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性。
本文就非公经济和新兴社会组织的建团探讨了如下三方面的内容,包括:1、“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促进青年的新选择;2、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青年成长提供新平台;3、社区是共青团组织服务民营经济领域青年的新定位。
本文根据2003年10月至11月份共青团重庆市委组织开展的调研情况,论述了新时期重庆市非公有制企业外来务工青年群体权益保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产生状况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中国私营企业在总体发展情况良好的情况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矛盾。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短期行为理论、需求理论结合舆论媒体对私营企业相关问题的报道,分析了私营企业的短期行为现象给青年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就业是青年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调查,对当前非公经济组织青年的就业状况及问题做了分析,并根据中国促进就业的实践和国外发展就业的经验,提出了非公经济组织青年就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本文介绍了在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和存在问题的大背景下,青年和青年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要求,探讨了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青年工作统筹整合的机制。
未成年人犯罪的比重,是衡量治安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减少成年人犯罪要从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做起,这应成为一个战略思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出路是综合治理,虽早已成为共识,但是要使其成为整体性的、持续运行的社会工程,就必须使之系统工程化,建立全方位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紧一阵、松一阵”的随意性;克服“有的硬、有的软”的不平衡性,才能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综合治理工作持久、长效、有序地运行。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