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学说与当代的东洋医学——流传、特色与演变、代表著作及人物

来源 :2003'国际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洋医学"是以具有现代医学知识基础的医生们研究、应用的汉方医学.日本的汉方医学在近二百年内经历了大起大落再复苏的剧烈变动,所以20世纪50年代东洋医学会的成立对于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日本汉方医学与中医学不仅同源异流、异曲同工;还有同名异质的阴阳虚实,异名相类的病理概念,以及同名异物的方剂与生药等不同.仲景学说对日本的汉方影响深远.汉方医学的精髓是随证治疗,现代日本汉方的特征是"方证相对":根据腹诊灵活使用柴胡剂以改善体质,把汉方ェキス-剂作为一种新药使用.在健康保险收纳使用的ェキス-剂中仲景的处方占总数的50﹪.这个数据也可以说明仲景学说对东洋医学的影响之大.日本目前流传的《伤寒论》有赵开美的复刻本、新校宋版伤寒论、《和刻伤寒论》、古抄本《伤寒论》(随、唐、宋时,日本僧人来中国后带回的抄本及再抄本)四大种..日本医学史记载最初把仲景医学传入日本的是坂净运(1492-1499).长泽元夫教授否定古抄本中的康平本是唐本,认为康治本是更古朴的《伤寒论》原始版本.富士川游把日本汉方划分为后世学派、古方派、幕末考证派、汉兰折衷派(形成时间序)四大学派.古方派只用张仲景的药方;最早由名古屋玄医提出医术必须全部返回到《伤寒论》,真古派吉益东洞以仲景学说为根本,彻底排斥《内经》系的医学.在后世派风靡之时,他力排众议,重视以腹候生死,强调"实验、亲证",提出了独创的"万病一毒"病因论.吉益东洞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结构打乱,以方为纲,用同一方名归纳条文,加上自己应用的经验,写出传世之作"类聚方",开创了日本汉方"方证相对"的新局面,成为当时医学界的主导.笔者认为东洞学说形成受柯琴六经地面说影响最大.柯琴早于东洞,他的《伤寒来苏集》序文原文"证因类聚、方随附之"是"类聚方"书名之根源,1721年崇明儒医周南(有可能与柯琴交流)赴日为医,而且当时中国的医书可以从长崎进口,这些都促进东洞学说的形成.
其他文献
本文试对张仲景任长沙太守的史实进行考证,认为传统观点即张仲景于建安七、八年(203~204年)间任长沙太守的可能性不足,既缺乏史料依据,又与当时社会形势、政治背景不符.而在
会议
中国航油事件发生后在新加坡引起了轩然大波,笔者本人身处新加坡,对这件事感到非常吃惊,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中国航油事件严重影响了中资企业在海外的声誉,挫伤了海外投资者对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本文就此介绍了中药复方、针灸、外用薰洗药治疗此病的方法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文章认为,阴阳易是继发于伤寒大病后因房事而引起的一种独立的疾病.阴阳易非女劳复.明确阴阳易的概念,便于临床认识及诊治该病;有助于预防该病,并充实和丰富了性医学内容.
在《伤寒论》的研究中,人们对文中一些术语,如"伤寒""六经"等一直存有歧义.本文指出《伤寒论》中的"伤寒"既包括狭义伤寒,又包括广义伤寒,是由于感邪的时间、地域、体质不同
《伤寒论》的"法"与"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今人通称之397法,将"证"与"法"混淆,与《伤寒论》原义不合;397法不仅存于六经病中,也存于"可"与"不可"中;元·王履以大力追踪39
注册会计师的不诚信执业问题在几年前开始受到各界的关注,会计界对此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该文以简单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
本文以《伤寒论》原文为依据,从外感病发生、发展及证治规律角度,探讨《伤寒论》中"转"、"属"、"系"内涵及辨证意义."转"揭示某经病完全或非完全转为另一经病,"转属"、"转系"
会议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住宅工程指导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许宗仁认为,推进低碳城镇住宅建设要采取多种措施,一是统一规划、集约用地开发;二是强调配套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三是大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