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PI3KCA基因突变检测室间质量评价预研

来源 :第十届全国检验与临床学术会议暨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i9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随着PI3KCA 基因状态在肿瘤靶向治疗中意义的明确,国内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室和独立医学检验所开展了临床PI3KCA 基因突变检测,为了保证PI3KCA 突变检测质量,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5 年开始组织PI3KCA 室间质量评价预研活动,以逐渐形成日趋稳定的能力检测评价系统。
其他文献
会议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与癌旁组织中钙网蛋白(CR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二维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检测20 例大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CRT 的表达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 对其进行验证。
会议
目的 明确一例女性性反转伴多发畸形患儿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的性质及来源,分析其染色体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首先应用常规G 显带分析该例患儿外周血染色体改变,然后应用一种基于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的新型染色体畸变检测方法对该例常规核型分析的结果进行精确定位。
目的 探讨CYP2C19 基因与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应用氯吡格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指导患者安全有效用药,实现治疗的个体化。方法 选择行PCI 治疗的患者,术前采集空腹血样本进行CYP2C19 基因型分析,跟踪统计术后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期间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率,以了解CYP2C19 基因多态性是否会在接受PCI 治疗的患者中,对服用氯吡格雷产生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自然流产组和正常妊娠组孕妇人微小病毒B19(B19V)的感染状况,探讨B19V 感染与人类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 自然流产和正常妊娠的孕妇血清各50 份,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B19V.
目的 探讨阻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转导途径对α-干扰素(IFN-α)Janus 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和抗病毒蛋白表达的影响。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多数患者无明显的早期症状,预防及早期诊断才是防治癌症的关键。随着检验技术不断发展,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为肿瘤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
目的 了解2012-2014 年我院从临床分离自脑脊液和其他无菌体液(胸水、腹水、胆汁等)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2-2014 年脑脊液和其他无菌体液(胸水、腹水、胆汁等)分离出的第一株细菌进行检出率、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会议
目的 探讨3,3-二氨基二丙基胺抑制及分散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能力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比浊法和系列稀释平板计数法观察3,3-二氨基二丙基胺对浮游菌的抑菌和杀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