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法在抗汉坦病毒药物评价与筛选中的应用

来源 :第三届传染病防控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5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一种体内外用于精确评价与筛选抗汉坦病毒药物的方法。方法:以汉坦病毒S基因,哺乳动物和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的保守序列为靶序列,利用Primer Express v3.0软件设计三对实时定量PCR引物,建立了汉坦病毒的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抗汉坦病毒药物的评价与筛选中。结果:将汉坦病毒,哺乳动物和鼠GAPDH靶基因连接pGEM—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经过梯度稀释后作为标准品,根据标准品稀释度与Ct值的关系,获得扩增效率良好及可信度高的标准曲线。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体内外评价和筛选抗汉坦病毒药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介绍中医眼科学常用的辩证方法,内外治法,举例眼科致盲性难治眼病视神经萎缩的中医认识及治疗,说明中医眼科在难治性眼病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科学有效的发挥中医药学的医疗保健作用,必将成为21世纪世界卫生工作的特点之一。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一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症候群。本文介绍了西医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的4种方法,但西医疗法存在着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多,且停后易复等问题。中医药治疗PNS,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依耐和频繁复发等问题。着重分析了中成药和针灸疗法在PNS中的应用,并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思想。
目的:总结观察肿瘤康胶囊辅助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前瞻性研究,将8家医院408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6例)和对照组(102例),均采用GP方案化疗2周期,GP方案为吉西他滨(GEM)1000mg/m2第1、8天,DDP30mg/m2第1-3天,21天1周期。在化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肿瘤康胶囊6粒/
随着手足口病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暴发流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也有增高趋势,手足口病的防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无针对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异性治疗方法和特效抗病毒药物问世,研制有效的疫苗成为控制手足口病流行最有效的策略。EV71和CoxA16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在手足口病的流行过程中,EV71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优势菌株,并因其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而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关于EV7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1989~2011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菌型变迁情况及遗传进化特征,为菌痢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采集的腹泻病例、猪、鼠类、羊和犬标本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并进行血清分型、生物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同时对0:3和0:9血清型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猪和鼠类依然是宁夏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重要宿主;血清型和生物型在不同时期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型别,Ⅰ期(1984~1985年)
目的:了解宁夏感染性腹泻的细菌病原谱构成和病原分布特征。方法:对银川市、平罗县、青铜峡市、中卫市、海原县2010年3月-2011年12月就诊的1519例感染性腹泻病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便标本,分离可疑病原菌,用聚合酶链技术(PCR)、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鉴定可疑病原菌,分析细菌病原谱构成及病原分布特征。结果:1519份标本分离各种肠道致病菌218株,阳性检出率14.35%,致泻性大肠艾希氏菌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例中,人类偏肺病毒(hMPV)感染状况及病原特征。方法:采集杭州地区各医院14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样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MPV的核蛋白(N)基因的213个核苷酸片段,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其它常见病毒。随机抽取15份hMPV阳性样本扩增产物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我国及其他国家代表株进行序列比对及同源性
目的:了解中国南部地区人群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手足口病防治调查与宣传问卷”,选取湖北鄂州、浙江宁波、河南商丘三地的相关人群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知识调查。收集结果后,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在选取的三地人群中,宁波地区人群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最好;医护人员较农村人群、城市居民、托幼机构人员认知情况好。三地一般人群
目的:采用优化反应体系的RAPD技术,研究粪类圆线虫的全基因组DNA的分子遗传流行病多态性。方法:提取10例感染粪类圆线虫临床标本全基因组DNA,进行RAPD遗传标记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引物OPA-02和OPC-05均能扩增出多态性丰富的RAPD产物,4、5和6号分离株,以及7、8和10号分离株2种随机引物扩增出的条带均基本一致,随机引物OPC-05从各分离株均扩增到约800bp的产物。结论:1
近些年,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安全有效的儿童疫苗也不断增多,研发更复杂的联合疫苗的尝试和努力也在逐步加大。当前绝大多数儿童用联合疫苗均起始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联合疫苗,并逐步加入其他种类疫苗。本文就国内外百白破疫苗为基础的联合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