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猪源弓形虫的基因型分析

来源 :福建省第七届猪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弓形虫从生物分类学上讲是单属单种,但是在兽医临床上的致病性却有很大差异,有的只能形成包囊呈隐形感染状态,有的则会造成死亡。虽然在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在基因上的差异一般都小于1%。1941年,Satin第一次将分离到一株弓形虫命名为RH株。后面的研究人员根据分离的地域和来源又有ME49、Beverley、CEP等弓形虫株,在中国也分离出如SH、CN、QH、桂弓等弓形虫虫株。1995年,Howe等提出了所有分离的弓形虫来源于三个克隆。即基因Ⅰ型,基因Ⅱ型,基因Ⅲ型。国际强毒株RH属于基因Ⅰ型。 猪肉被认为是弓形虫传播的重要方式,已经有由于食用未煮熟的猪肉而感染弓形虫的报道,而新鲜,未冷冻的猪肉中的包囊更有可能成为传染源。由于在中国人饮食习惯中,猪肉食用占了肉类食用的大部分,而且人们更偏爱于购买鲜肉的。不喜冷冻猪肉,因此通过猪肉感染的概率应该更高。国内学者已经有开展对猪源弓形虫基因的研究。Zhou等从来自湖北、河南的434头病猪中分离出16个弓形虫虫株,用PCR-RFLP方法鉴定为两个基因型基因Ⅰ型,基因Ⅱ型。但在国内相对于猫源弓形虫基因研究的广泛性相比,源猪弓形虫的研究较少,福建省地区的更是空白。因此本实验依据前人的研究方法以4个克隆位点应用巢氏PCR对福建地区猪源弓形虫基因型做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本实验PCR-RFLP基因分型检测方法本身存在着检测序列有可能会不完全扩增和限制性酶对PCR的不完全消化等技术问题。因此应用多重巢氏PCR以四个克隆位点进行PCR-RFLP基因分型检测。选用阳性对照属于基因Ⅰ型,说明结果真实可靠。样本的检测分型有ⅡⅢ种,由于血样来源于育肥猪,其饲养过程中有交叉复合感染的情况发生,亦或有新的基因型存在。
其他文献
对于种猪来讲,繁殖力就是生产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猪群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同时影响到规模化猪场生产的发展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母猪的繁殖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要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就要关注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各个方面。通过遗传、营养、母猪的管理、胎次结构的保持、配种等技术和方法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农户逐步淡出养猪行业,规模化猪场成为发展主力已成为行业趋势。但随规模化进一步发展,猪场的企业管理问题逐渐上升为办好猪场的关键因素。笔者提出要重视团队建设,打造学习型管理团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与目标,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操作要流程化、标准化,要细化具体目标、推行精细化管理。
野猪复阴后圆线虫病是由线形纲、圆形目、后圆科、后圆属中的复阴后圆线虫(Metastrongylus pudendotetus)寄生于野猪的气管、支气管以及细支气管内的一种寄生虫疾病,也是猪肺丝虫病中的一种。含野猪复阴后圆线虫幼虫的虫卵随野猪痰液被咳出后经口腔后又被咽下,再随粪便到外界。在适宜温度下,虫卵被蚯蚓吞食,并在其体内孵化出第1期幼虫,再经过10天的发育形成感染性幼虫(即第3期幼虫),当含有
目前国内关于猪回肠炎(猪增生性肠炎)的临床感染情况调查以及药物防控治疗的报道很少,虽然已有血清学调查情况报道,但粪便样本PCR检测调查猪增生性肠炎感染动力学的报告尚不多见。为进一步了解回肠炎在猪场中的发病规律,对中国东部5规模化猪场(基础母猪头数从200-10000头不等)进行了胞内劳森菌(回肠炎的病原菌)粪便排毒情况的调查,用以更好地指导回肠炎药物控制的设计。此次抽样调查的猪场全部为规模化猪场,
当前的仔猪腹泻病因复杂,病原判断难以准确,有些病原(如腹泻变异株、BVDV等)一旦确诊也尚无有效解决办法。由于断奶仔猪的生理性因素、病原性因素、饲料营养因素、应激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断奶仔猪的腹泻,所以在防治时不能单纯的考虑问题,必须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措施才能取得满意效果。此外,产房哺乳仔猪的问题来自母猪,如何选择优质原料,调理种群的健康状态,减少猪的免疫抑制,全方位调理母猪令其提供优
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其对农作物的污染给食品业、饲料业及畜牧业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估计,全世界约有25%的农作物在田间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饲料,其无论是在田间还是在仓贮都比其它饲料更易感染霉菌,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中国"没有安全玉米"(指霉菌污染)的概念,加上其它饲料(麸皮、饼类)的霉菌污染,严重危协着猪群的健康,虽说许多猪场有用添加剂处理霉菌毒素,但处理多不彻底,猪群中仍然广泛
目的:本研究选取弓形虫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多拷贝基因529bp重复序列、ITS-1序列和B1基因作为real-time PCR检测的靶基因,建立检测弓形虫的三重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并且与ELISA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将529bp重复序列、B1基因、ITS-1序列的选定扩增序列进行克隆测序构建标准品;将构建的3个标准品放在一个体系中进行扩增,进行三重SYBRGreenⅠ
为进一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CH-1R弱毒疫苗的免疫机理和短肽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本研究分别采用CH-1R株单独(单独免疫组)、CH-1R株与短肽佐剂共同(共同免疫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接种仔猪,接种后4周以高致病性PRRSV (HP-PRRSV) TJ-F5攻毒,利用Elisa方法测定攻毒前后外周血IL-4、IL-18、IFN-γ、IL-12/IL-23 P40浓度。结果显
弓形虫可感染多种动物,侵犯除红细胞以外的任何有核细胞,并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本文采用猪弓形体IgG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弓形体病流行水平差异很大,而1980年于恩庶报道福建省四个县弓形虫的感染率为50.60%,2007年王隆柏等应用间接血凝试验(HIA),对福建六个地区弓形虫的感染率为20.0%-39.6%。这可能取决于暴发程度和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母猪和育肥猪感染率相较仔猪来讲高出很多。这可能由于
在福建省9个地区的29个猪场,检测1-8周龄仔猪粪便样品2173份,检测结果为:猪等孢球虫(Isospora suis)阳性场28个,占检测猪场数的96.56%;仔猪总感染率为9.76%(212/2173)。不同猪场仔猪等孢球虫感染率0.00%~27.78%,差异显著(P<0.01);阳性猪OPG值在25~115100,差异显著(P<0.01)。第1周龄至第8周龄仔猪等孢球虫阳性率3.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