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扮男装的革命叙事到霸气总攻的时尚符号--跨媒体叙事中的新中性形象

来源 :2016第三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5755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二十世纪银幕形象中的"女扮男装"到近年来的"霸气总攻",女性形象的中性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中性形象从一种本真的外貌走向了一种可以扮演的人设.如果说对传统中性形象的改造是在男性化("假小子"/"女汉子")的基础上加入女性气质,以抹去"假男人"的痕迹,那么跨媒体叙事中的新中性形象则是在女性气质上加入(象征性的)男性气质("老公"/"总攻"),以形成一种新的性别期待.
其他文献
电影的多元身份衍生出了电影的史学研究、文化研究、语言研·究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在尝试定义电影究竟是什么.处在一个永不停息的运动世界当中,新的技术让电影加剧变化,电
现代传媒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对信息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程度,更深一步讲,改变了对信息的态度与审美.而以网络为传播途径,信息相对集中的新闻开启了全新的"读图时代".这种方式不
在时下新媒体、跨媒介语境下,数据库电影凭借模块化和空间结构成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电影和常规电影的影像实践.基于数据库电影的特质,互动性成为切入电影研究的一种路径,展现出
在电影诞生的一百多年间,电影技术领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文化格局经历了数次松动和重组,创作者的美学观念在不断向新求变,观众的视听经验不断积累、腾跃而后向创作
随着电影院线扩张,中小城市观众取代大城市观众成为票房主力.随之而来的是在电影评论和电影媒体报道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小镇青年"的描述,认为代表中小城市观影人群的"小镇青年
影戏改编是通过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对文学文本进行再创造,日前己成为当代文艺讨论的热点.毕飞宇的小说关注边缘群体,擅长书写疼痛,主旨发人深省,近年来他的文学作品
学界往往会把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在1941年创作的《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作为黑色电影(Film Noir)的开启之作,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它确立了黑色风格和传奇
文章以个案研究的方法,聚焦网络空间"杜汶泽事件"所引发的电影传播跨界参与问题.借用ANT行动者网络理论,探讨互联时代电影传播与跨界参与、实践中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动态共变关
近年来,中国电影蓬勃发展,获得了相当高的票房收益,也逐渐形成了具有系统性、规模化的产业链条.面对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及其带来的诸多变化,也看到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即越来越
IP(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永续性经营资产,其文化价值和商业潜力正不断飙升,而国内的IP持有者和创作团队对IP的理解和开发策略却远远滞后,造成了IP转化后的影视产品在艺术质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