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矿物共生关系确定成矿条件--以多宝山铜矿为例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sandc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相图和热力学密切相关:相图不仅能够直观给出目标体系的相平衡状态,而且能够表征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由热力学原理和数据可构筑相图,由相图也可以提取热力学数据。本文以多宝山铜矿为例,利用矿物共生组合相图初步确定了每个成矿阶段的成矿热力学参数。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CSAMT方法在增加信号强度的同时多带来的一些特殊问题,本文引入了对全区视电阻率的Levenberg-Marquardt反演方法,该方法根据雅克比矩阵的特点,引入变阻尼的思想,实现反演过程中阻尼的自适应化。最优化反演方法初始模型的选择是关键,本文采用改进的Bostick变换得到初始模型,并减少了反演迭代的次数。
本文采用偶极装置的CSEM法,设计不同地电模型进行一维正演计算,针对薄层电阻率及厚度的不同,分析了CSTEM与CSFEM对高、低阻薄层结构体的分辨能力,同时比较了两种方法对高、低阻薄层的灵敏性。
复杂区油气勘探中,对影响速度变化的岩性异常体的提前预测,将一定程度降低钻探风险和提高复杂区深部构造或目标层的解释精度。BD地区应用三维MT勘探进行厚层砾石层岩性的有效识别,主要建立在砂泥岩层与砾石层间突出的电阻率物性差异基础之上,这种差异较之波阻抗差异更明显的表现于MT资料上,从而在本区追踪局部砾石层分布方面,三维MT资料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表明,三维MT勘探在识别某些局部分布的岩性异常体方面,具
本研究在南木林到泽当段采集了10个岩体样品,对其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其中2件样品进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用来讨论冈底斯构造带的岩石成因、中生代构造背景及其动力学过程。
本研究基于汶川地震后开展的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在其提供的WFSD-1样品的基础上,开展了岩心、随钻泥浆液体和固体的总汞和岩心的汞同位素的研究,试图揭示汞反映的断裂带深部构造和流体在地震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沿龙门山断裂带上侵的下地壳流可能对汶川地震的孕育与发生起着关键作用。通过研究汞同位素特征,发现在断层泥和其他岩心中汞同位素δ202Hg具有明显的差异,表现出在不同的岩性(如砂岩、碎裂岩或
本文通过沉积学的基本原理与新的地球物理技术的结合,对古沉积的认识将不断深入,并不拘泥于某一种或几种手段。以地震沉积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分频及混频技术为核心技术,以地震切片技术和精细地震解释为主要手段,对塔北哈拉哈塘地区碳酸盐岩台地上发育的古潮道展开研究,并对其独特的发育特征及沉积古地貌背景进行了分析。
本文的目的就是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来研究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壳脆性层的结构,探讨地壳结构与中强地震的关系和青藏高原东缘物质东流的机制。
本文基于GO_CONS_ GCF 2 TIM R3重力场模型(Pail et al, 2011)分析了华北克拉通不同构造单元的重力场特征及其均衡状态。从华北克拉通的均衡剩余重力异常可以看出,东部和中部主要为高的正异常带,而克拉通西部(阴山,鄂尔多斯和二者之间的孔兹岩带)主要表现为负异常带。在克拉通东部的正异常带很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热地幔物质上涌有关,进而引发华北东部地区的岩浆活动和裂陷盆地
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即断层采用双节点处理,计算了二维弹性半无限空间模型下垂直倾滑断层产生的地表形变,并以Okada的关于计算半无限空间介质地球模型的经典解析方法来检验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随后对任意倾角的断层进行了理论验证。在验证有限元方法结果的正确性时,发现有限元方法中断层在形变前后又发生了旋转,而Okada的理论解析解却显示断层面并无偏转。在不考虑断层旋转的前提下,采用断层双节点处
本文以日本海俯冲带为例,基于Negredo等(2004)提出的有限差分方法计算全地幔对流模式和双层地幔对流模式下的俯冲带热结构及密度异常分布,分析日本海俯冲带负浮力与俯冲带在660km相变界面的形变特征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绝热压缩、相变潜热和剪切生热等多热源的综合影响,推测亚稳态橄榄石在不同地幔对流模式下的存在范围,并通过与国际地震中心(ISC)提供的深源地震观测数据以及该地区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