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分析诱导膜技术治疗结果和治疗原理,探讨如何提高诱导膜技术手术技巧,以便减少并发症和手术失误,提高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7月,应用诱导膜技术治疗21例骨缺损患者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18~69岁,平均38.5岁.感染性骨缺损16例,非感染性骨缺损5例.
【机 构】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 无锡市仁德医院骨科;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诱导膜技术治疗结果和治疗原理,探讨如何提高诱导膜技术手术技巧,以便减少并发症和手术失误,提高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7月,应用诱导膜技术治疗21例骨缺损患者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18~69岁,平均38.5岁.感染性骨缺损16例,非感染性骨缺损5例.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与传统FBP算法比较,探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在低剂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进一步改善图像质量的可行性,评价IMR迭代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60例患者,30例患者进行双源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脏MSCT扫描,BMI<30,管电压为120kVp,管电流最大阈值设为200mAs,自动毫安秒技术,记为A组。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并发腹膜脓肿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腰椎内固定术后腹膜脓肿患者,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内固定取出,局部皮瓣移植修复,保持有效伤口冲洗,窦道引流通畅,并粘贴标识,搬动患者及翻身时防止冲洗引流管及窦道引流管折叠,扭曲,堵塞,或脱出。
目的:通过对腰椎术后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以了解系统健康教育在骨科腰椎手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帮助腰椎术后患者增进康复进度,达到腰 椎术后患者对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及术后的康复目的。
目的 为了探讨和观察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及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为干预对象,并对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措施及干预加以分析和干预。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性标志和早期表现之一为骶髂关节炎。肌腱端病(肌腱端炎、肌腱附着点纤维化和骨化)为典型病理性特征,笔者认为,对于有怀疑肌腱端疼痛的患者,宜早期行骶髂关节CT检查,以免漏诊。
目的:1、回顾性研究并探讨行椎体成形术后出现新发骨折的相关的风险性,以期降低新发骨折的发生率.2、了解椎体成形术后新发骨折椎体局部骨微结构的改变,以明确骨微结构的改变对新发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资料完整的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因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在我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47例患者,一组为A 组,39例患者均为在随访期内无新发骨折患者,一组为B组,8例患者为在随访期内发现新发
目的 对全身麻醉下术中唤醒试验(wake—uptest,WUT)在严重脊柱黄韧带骨化症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2009年6月一2015年6月对38例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术中唤醒后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其中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5岁(33~71岁).颈椎4例,胸椎27例,腰椎7例;单节段15例,多节段23例.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是微创脊柱外科的基本技术手段之一,该技术保留了椎旁肌的完整,不破坏椎体后柱的结构,具有独特的微创优势。超长臂经皮椎弓根钉系统在下腰椎手术中的适用范围包括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感染性疾病、腰椎病理性骨折等。
目的:本次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中合并有肩袖损伤的比例,相关的因素以及各种因素在其间的不同作用。 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共116名进行外科手术的肱骨近端患者进行分析,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受伤的原因,术前的影像学检查以及术中的探查的肩袖情况,肩袖的修补情况。采用 回归分析等方法,寻找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并存肩袖破裂的比例,对比各种人口学因素在此类患者中的相关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颈椎骨折脱位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方法:将106例颈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3例,两组均按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干预方法为:⑴呼吸功能训练:吹气球、缩唇呼吸训练呼吸机,有效咳嗽咳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