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百草枯中毒72小时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2014中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六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t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寻找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死亡(72 h内)的相关临床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收治的9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毒后是否72 h内死亡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服毒量、尿中百草枯浓度、每次灌流后尿中百草枯浓度降低率,中毒后24h内血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动脉血气分析值、血清尿素氮、血肌酐、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清总胆红素、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CK)、血K+、Na+、Cl-的最差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尿浓度与服毒量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中毒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9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早期(72 h内)死亡19例,早期病死率为20.4%.与非早期死亡组比较,早期死亡组服毒量(mL: 133.4±108.8比34.9±11.6,t=3.145,P=0.002)、尿中百草枯浓度(mg/L:42.12 ±43.82比14.67 ±24.88,t =3.005,P =0.003)、WBC(×109/L:22.63±9.72比14.95±8.39,t =3.446,P=0.001)、动脉血乳酸(mmol/L:7.1 ±5.2比3.2±3.4,t=3.932,P=0.000)均明显升高,第一次血液灌流后尿中百草枯浓度降低率[(38.4±15.63)%比(67.59±27.87)%,t=2.945,P=0.00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mmHg,1 mmHg=0.133 kPa):28.7 ±9.3比34.8±6.7,t=-3.245,p=0.002]明显降低,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服毒量与尿中百草枯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450,P<0.001).ROC曲线显示,尿中百草枯浓度、WBC、动脉血乳酸预测百草枯中毒早期死亡价值较大.尿中百草枯浓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95%可信区间(95%CI)为0.699-0.913,截断值为11.64 mg/L,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71.4%;WBC的AUC为0.734,95%CI为0.569-0.899,截断值为15.94×109/L,敏感度为69.2%,特异度为76.8%;动脉血乳酸的AUC为0.729,95%CI为0.568-0.891,截断值为1.95mmol/L,敏感度为0.846,特异度为0.429.结论服毒量、尿中百草枯浓度、WBC、动脉血乳酸与百草枯患者早期(72 h内)死亡存在明显相关性.研究提示尿中百草枯浓度、WBC、动脉血乳酸对患者早期死亡有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一例乳母口服百草枯导致母子同时中毒的病例,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的介绍,并对其进行了治疗,结果表明,分泌旺盛的乳腺是百草枯毒性作用的靶器官和重要的排毒器官,对于哺乳期中毒的患者,乳汁的排泌给人们提供了新的代谢途径,以期减轻百草枯对其他重要脏器的损害,提高救治成功率。但是,百草枯经乳汁代谢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是否为主动摄取、主动排泌,排毒维持期限的长短,百草枯在乳腺组织的留存时间等问题,尚需进一
目的:探讨早期白细胞计数增高对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0年11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统计其总体增高率以及增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等数据.结果:中毒早期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性,且明显增高者多提示预后越差.结论:早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情况可作为早期判定百草枯中毒患者严重程度及
本文结合临床病例,通过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症状的介绍,对患者进行了急救处理以及护理干预,结果表明,经治疗30天患者意识转清,间断气管切开处接氧疗湿化,治疗44天患者自主呼吸平稳,生命体征平稳,复查胆碱酯酶活力为87 %,治疗45天患者出院。并指出本患者服毒量大,毒物毒性强,早期使用血液灌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人院初期的抢救及住院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和积极对症处置,认
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对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患者的症状以及诊疗对策进行了探讨,并指出长期慢性接触氮氧化物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症,个别可出现肺纤维化。早期积极防治肺水肿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糖皮质激素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早期、足量应用能明显缩短患者病程,改善预后。镇静吸氧,合适体位,有利于痰液排除和氧气供应,减少肺部并发症。CT对于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该患者维
目的:探讨煤矿火灾致烟雾吸人性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对49例煤矿火灾烟雾吸人性损伤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缺氧性脑病、烟雾吸人性肺炎等病症在临床治疗方法上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49例患者,治愈48例,好转1例,死亡0例,迟发性中毒性脑病0例,治愈率98%.结论:早期及时、合理治疗,将有助于提高煤矿火灾烟雾吸人性损伤中毒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会议
目的:探讨二氯乙烷导致的中毒性脑病的诊疗方法以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4年3月12日诊治1例二氯化苯致中毒性脑病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以及CT诊断,给予间断低流量吸氧及脱水、利尿以降颅压治疗脑水肿,使用大剂量搪皮质激素,同时给于预防感染及电解质紊乱、活化脑细胞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患者目前神志清楚,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等不适,易哭,记忆力减退、多忘事。复查头颅MRI及脑电图示
会议
会议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access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urine paraquat (PQ) concent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Q poisoning.Methods: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2, a total of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