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的骨质疏松与中西医结合防治

来源 :第五届中西医结合风湿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n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质疏松(OP)是指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以及随之而来的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疾病,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与继发性骨质疏松两大类.继发性骨质疏松约占总发病率的5﹪,是指由多种其它疾病所致的骨量丢失、骨折危险性增加,如:性腺功能低下、肿瘤、胃肠道疾病、肾脏疾病、柯兴氏综合征、甲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糖皮质激素治疗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正在逐渐受到重视.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断有一个国际公认的金标准:髋部的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骨密度,其诊断阈值为DEXA的T积分≤-2.5D.对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否应用以上诊断标准尚无定论,其它的测量骨丢失的方法还包括定量超声(QUS)、定量计算机断层(QCT)、定量核磁共振(QMRI)、单光子吸收仪(SPA)、双光子吸收仪(DPA)等.本文综述近年相关文献,对结缔组织病所致的骨质疏松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选择性小肠造影对不明原因的诊断价值; 方法:在大型C臂数字减影系统导向下,穿刺股动脉,选择插管达肠系膜动脉并行造影,同步数字摄影; 结果:本组病例8人,检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胃粘膜热休克蛋白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复制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川芎嗪对胃粘膜热休克蛋白
目的:介绍应用带膜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对29例(年龄38~77岁,男25例,女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1986年,根据中央卫生部《关于将具备一定条件的放射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在省卫生厅及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科主任的奋斗,充分利用我科专业人员及技术设备的特殊优势,
自1974年Eguch报导使用球囊扩张技术治疗下腔静脉膜性闭塞以来,介入治疗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成熟和首选的治疗方法。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进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技术,至目
周承明主任医师从事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三十余年,除临床经验丰富外,在理论上亦多有建树.其对病机所持有的独特认识,对临床疗效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就此作一简
本文阐述了中药材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等免疫性疾病的优势,并针对雷公藤的毒性探讨了发挥最大治疗作用的减毒保效(增效)措施.
为了对目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成药的组方情况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认识,本文将收集到的涉及风湿病的240余个中成药处方建成了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强大的统计功能对上述中成药
张凤山教授学贯中西,身具中西医学两家之长,他治学严谨,既有渊博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理论上主张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但师古而不泥于古,努力探索应用
针对目前类风湿性疾病(RA)的诊断标准的不足之处,本文介绍了一种早期类风湿诊断新标准——ERRERA,阐述了该标准的背景目的及具体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