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来源 :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i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4年6月—2015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口专科门诊随访的12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资料,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2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总体评分均值为58.97,患者心理状态、健康教育和排便是否规律与生活质量各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躯体、精神、心理等方面加以关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方法 报道本院1例确诊的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本例患者表现为反复呼吸困难,气短,焦虑貌,喜欢深吸气,精神萎靡;各项血液检查均未见异常,心肺各项辅助检查均未见异常,鼻咽喉镜检查未见异常,脑涨落分析报告提示:脑内兴奋抑制平衡失调,经过抗焦虑治疗,腹式呼吸运动训练治疗后好转。 结论 非器质性呼吸困难常以精神心理因素
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因尚未明了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且具有癌变的风险。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除具有典型的腹痛、腹泻、血便、脓血便等肠道表现外,亦可出现发热、一过性游走性关节痛、肾石病等肠外表现,但出现气道非特异性炎症的肠道外表现目前国内尚未出现报道。我院消化科于2016年3月17日收治1例复发全肠型活动期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目的 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1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及既往文献报道的29例病例进行临床资料荟萃分析,包括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病理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等。 结果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为体检发现肺部结节或肿块影就诊;多见于切除子宫后的育龄期妇女,肺部表现可发生于子宫切除后3-60月,胸部CT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单发或多发的结节或肿
目的 探讨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临床表现、诊断、诊断及治疗,加强对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的认识。 方法 介绍1例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患者的临床材料 。 结果 患者,49岁男性,因咳嗽、咳痰3个月入院,查体肺部无阳性体征, CT提示气管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部分钙化。纤支镜检查发现气管支气管见弥漫的白色结节状隆起,病理活检考虑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 结论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气管支气管良性病变,发病
目的 探讨白及治疗自发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46例自发性气胸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统计并比较从气胸的吸收程度、胸腔积气、血瘀消失情况,肺复张情况,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肺复张时间(12.13±3.26)d,优于对照组的(18.67±7.42)d
目的 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在体外模型中对HBE细胞的毒性效应,通过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探索PM2.5暴露的可能细胞毒性机制及发病机制,为进一步认识河南地区大气PM2.5对呼吸系统危害的毒理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指导进一步基础研究和临床干预. 方法 1 采集郑州市大气PM2.5,分析其质量浓度和化学成分. 2 采用MTT法生长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 3 流式检测染毒组细胞的ROS水平. 4
目的 探讨弥漫性胸膜病变(DPD)的CT影像特征,评价CT检查对DP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或胸膜活检证实的90例DPD的CT征像。其中,恶性病变36例,良性病变54例。 结果(1)36例恶性病变的 CT 特征为结节状胸膜增厚、环状胸膜增厚、壁层胸膜增厚超过10mm及纵膈胸膜受累。此四种胸膜改变的特异性为100%、96%、91%和89%,敏感性分别为72%、53
目的 自噬是细胞对外界环境应激所作出的反应,是细胞降解自身成分以维持细胞活性和生存的过程。在动物组织中,自噬机制的缺陷通常和细胞衰老、年龄相关性退化性疾病有关联,这些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和神经系统病变等。目前已经发现,有许多蛋白可以对能量、营养和生长因子水平以及应激做出反应,其中包括一些激酶,它们可以正向或负向调节自噬过程以调节细胞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最近研究表明细胞可以通过
目的 分析结核性腹膜炎(TBP)的CT表现,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58例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包括腹腔积液、腹膜(壁腹膜、大网膜、肠系膜改变)、腹腔淋巴结及肠管改变。 结果 腹腔积液46例,大量3例,中少量43例。壁腹膜增厚48例,以均匀增厚为主。网膜增厚32例,污迹样增厚30例,网膜饼2例。肠系膜增厚28例。腹腔淋巴结增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PICC置管后导管脱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选择在乳腺外科进行PICC置管诊治的110例乳腺癌患者,将2015年5月之前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维护操作,将2015年5月之后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操作的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护理干预. 结果 对照组PICC脱管发生率为35.00%(14/40),观察组PICC脱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