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淋滤对古老蚀变玄武岩微量元素和Nd-Pb同位素影响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r-Nd-Pb-Hf同位素是示踪大洋玄武岩源区和岩石成因的重要手段,如何准确获得蚀变大洋玄武岩真实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是研究大洋玄武岩的基础.海水蚀变会改变大洋玄武岩的Sr-Pb同位素组成;另外在样品采集、储存、或实验室处理过程中均会带入非岩浆来源的Pb污染.酸淋滤技术通常应用于现今大洋玄武岩;对于古老(>100 Ma)大洋蚀变玄武岩,获得其初始Sr-Nd-Pb-Hf同位素组成需要用微量元素比值进行年龄校正,校正中如何选择微量元素比值,仍不清楚。本研究发现,如果用淋洗来消除古老玄武岩(例如大于100 Ma )在样品采集、储存、锯切和破碎过程带来的污染,那么用来计算初始Pb同位素值的Th/Pb和U/Pb比值应该从相同的淋洗样品获得。
其他文献
叠合盆地的概念中国广泛发育的沉积盆地都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整个盆地是不同时代形成的沉积地层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叠加"和"复合".对于盆地特殊的内部结构和多旋回的沉积作用,地质学家们提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叠合盆地内部不同时期受到的应力应变作用的方式或动力机制不连续。例如,中国西部叠合盆地在形成和发育过程中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包括早期为裂谷一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育阶段,应力作用以拉张为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泥盆系东河塘组划分为三段:上砂岩段、中泥岩段和下砂岩段.其中上砂岩段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下砂岩段岩性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含少量岩屑砂岩.总体上,上砂岩段压实作用由西到东减弱,胶结作用整体较强,溶蚀作用整体较弱,中等压实强胶结弱溶蚀相和强压实中等胶结弱溶蚀相较有利于储集层发育,其次是弱压实强胶结弱溶蚀相,强压实强胶结弱溶蚀相最差;下砂岩段成岩作用非均质性较强,平
新疆北部地区晚泥盆-早石炭世处于洋盆俯冲消减、陆、陆弱碰撞(软碰撞)阶段,在晚期叠加了后造山的伸展作用,形成区域残余海盆发育、海相陆相盆地共存的古地理面.晚石炭-二叠纪(300~250 Ma)是新疆北部地区的早海西期洋盆闭合、陆陆碰撞造山形成统一地块之后的强烈活化时期,突出表现在准噶尔区块形成若干个陆内裂谷或断陷盆地,广泛发育火山喷发和深成岩浆侵入,包括碱性花岗质岩浆和基性岩浆(岩墙)等,控制了区
对柴达木盆地湖相碳酸盐岩的关注与研究已逾二十年.前人针对柴达木第三系湖相碳酸盐岩的混积特征、储层物性及单个剖面的沉积环境分析已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有少量碳氧同位素相关的成果发表.中中新世以来的快速构造隆升导致了研究区沉积水体整体变浅,水动力条件变强,但湖水盐度却并未相应增大。表明气候仍是柴达木湖盆渐新世一中新世时期水体演化的主控因素。
宁东地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的磁窑堡 马家滩-大水坑一带,研究区面积约2150 km2.在构造单元划分上,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宁东地区油气、页岩气、铀矿等多种能源共生,多套成藏、成矿层位相互关联.主要含矿资源层段主要在中侏罗统延安组、直罗组.本次研究系统收集研究区已有的地质基础资料,根据宁东钻井测井资料,在对侏罗系延安组、直罗组以及安定组进行地层划分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沉积相划
约束冈底斯构造带新生代以来的岩石抬升和剥露历史对于理解青藏高原复杂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试图利用盆地沉积物的碎屑颗粒FT研究反推其物源区造山带在盆地沉积之前的岩石剥露过程,并结合基岩FT数据揭示的造山带最新一期岩石冷却历史,恢复冈底斯构造带在新生代完整的盆山耦合过程.在这一期地表抬升事件之后,冈底斯构造带南缘大部分地区的海拔才达到了现今的海拔高度。而中新世中期以来,局部地区岩石发生的快速冷
四川盆地东部寒武系龙王庙组储集层与下部筇竹寺组烃源岩和上部高台组膏盐岩盖层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达州-开江地区具古隆起背景,研究认为该古隆起为前震旦纪形成的基地隆起,对震旦系-下寒武统地层、沉积有显著控制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永宁油田位于伊陕斜坡志丹县西南部.利用钻井岩心分析测试、测井曲线以及试油等资料,对该区延长组长2油层组的沉积微相、储集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长2油藏的富集规律.
导致构造古地理单元消失和后期出现的各种情况有很多,如大陆地块的解体、沉没、俯冲、剥蚀、冲断、推滑覆作用、走滑作用、碎裂和被卷入年轻造山带等,构造古地理单元消失和后期出现的发生大都与巨型断裂带,尤其是作为构造边界的巨型断裂带,发育有关,陆内阶段的断裂带活动对盆山格局的变化,盆地发育,沉积演化及其关键地质事件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还有断裂带解体阶段出现的新生构造对古地理重建的制约,简言之,造山带古地理学的
南海属于西太平洋边缘海双向季风区,南海西沙群岛风驱生物礁假说早在30年前即被提出,其以西沙群岛石岛为研究对象,依靠西石1井的岩心和地面地质调查及测试分析研究的认识,绘制分析了风驱生物礁的模式图。本文讨论了该风成石灰岩形成的沉积作用特征;其古风场得益于持续风力风向和物源的支持,是晚全新世以来西沙群岛气候变化的证据。显然其与西北盛行风有关且长期保持这种大气环流一海洋-大气耦合作用对于海岛沉积和沉积过程